大家都在看
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最佳答案
近年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成效并不显著。面对学生生源逐年下降的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
首先,每位教师都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不是简单的形式,也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在实际操作中进展缓慢,许多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改变。因此,每位教师都需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应还给学生自主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书”,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好。
其次,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的形式。过去,许多老师认为只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于是想方设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辩论赛、播放录像、小组讨论等。但这些做法往往让学生忙得不可开交,却忽略了课程的核心内容。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点拨为主,充分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讨论。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知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愚蠢的教师是教给真理,聪明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组织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自学,教师不讲授新课,学生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就不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学习。然后教师要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适当点拨、强调和提升。
通常,我们要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最后,教师要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可以做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反思,形式多样。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