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安徽方言语音语汇之我见
最佳答案
安徽方言语音语汇之我见
安徽省内各方言可大致分为官话、赣语、吴语、徽语四类汉语方言。官话区包括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官话区基本可以互相通话。赣语内部和吴语内部也基本可以互通,而徽语内部差异较大,互通有一定难度。安徽官方方言大部分属于中原官话,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淮河贯穿安徽省),小部分地区属于江淮官话。因此,淮南之人听不懂淮北之人讲话的现象并不罕见。
安徽方言的特点如下:
1. 在一些地区,双音节词汇有省略现象。例如,普通话中的“没有”在安庆地区读作“谬”(miǔ),"知道"读作“照”。
2. 安徽方言中入声字较多,这是现代汉语中普通话所没有的。例如,“北”会读作”bèi“。
3. 安徽方言中n与l声母不分。例如,“脑”读作“老”,“年”读作“连”,“怒”读作“路”,“女”读作“吕”等,这在皖北中原区比较明显。
4. 安徽方言中的江淮话不分尖团音,但会把”ji“发成”zi“,”qi“发成”ci“,”xi“发成”si“。例如,“洗”读作“死”,“机器”读作“兹刺”,“对不起”读作“对不此”,“老母鸡”读作老(音同"牢")母(音同“么”)音同“击”或“孜”等。
5. 安徽方言中遇到部分张大口型的音时会有把口型缩小的趋势。例如,“谢谢你”读作“戏戏你”,“姐姐”读作“几几”,“哥哥”读作“锅锅”,“点”读作“diěn”,“剑”读作“jièn”(音似字“进”),“鸭子”读作“椰子”(入声,短促)。
6. 安徽方言中,安庆方言常在句子开头加“莫”以表示不要、不用的意思。例如,“莫做理”即不要客气,“莫要”即不要干什么。
7. 安徽方言喜用一些语气词结尾,如“迈”,“摘”等。
8. 安徽方言有一些有特点的称谓词,如祖父称“爹爹”,祖母称“奶奶”(lǎilǎi);外祖父、外祖母称“家公”(或“家公爹”)、“家婆”(或“家婆奶奶”),“家”发“噶”(gā)。
9. 安徽方言中有时会出现动名词倒置,如“回家”称为“家(读作‘噶’gā)去”,但比较少见。
安徽方言受到多种方言的影响,吸收了众多其他方言词汇及语音语调,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方言。特别是安庆地区,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优美的黄梅戏。如今,研究安徽方言,保护安徽方言,是在这个人员与信息流通量日益增加的新时代的中国,一个安徽人的责任与义务。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