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神宗的庙号是“神”

2025-03-02 15:40:22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神这个字,一般很少会出现在庙号谥号之中,因为毕竟古代人对于神是有信仰的。人们相信田地之中会有鬼神存在,他们的力量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是不可得罪的,所 以神一般很少出现在个人的字号中。那么问题来了,北宋皇帝赵顼,他的庙号就叫神宗,他的庙号为什么会上神一字呢?

对于宋神宗的庙号,当时的官员解释道:粤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为号者。抑神也者。妙万物以为言、而难其称欤。抑天之所启 、以配大行之庙乎。书载益称尧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盖圣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

对于用神来形容宋神宗,有的人解释说,当时神宗去世,是守成派的大臣为其选定谥号。虽然守成派的大臣并不赞成宋神宗的变法革新,但是人刚刚去世,你不可能大肆批评, 这就显得你为臣不忠。所以就想了神这么一个明褒实贬的字作为其庙号。

神: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 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

想来宋神宗的神之一字应为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说当时为宋神宗上号的大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选了宋神宗。

补充说明,除了宋神宗选用神以外,另外还有一个皇帝也用了神宗,那就是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为明神宗。好笑的是明神宗朱翊钧是一位什么也不管的皇帝,但是自有 臣子张居正进行变法,使得颓废的明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而宋神宗是一位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皇帝,但是其结果却远没有什么也不管的万历皇帝的结局来的好。不得不说 ,这样对比来看,很具有讽刺意味。

民间有句老话,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实际上仅仅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来哪个领域里有了新的统治者,都会大刀阔斧实行自己的政策。

一朝天子一朝臣,宋神宗赵顼新君上任,自然会大力推行自己的执政政策。而他的三把火则是熙宁变法、元丰改制、进攻西夏。

熙宁变法,又叫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上位之后,为了越发疲弱的国家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于是重用倡导改革的王安石,让其全权负责变法事宜,从社会国家的各个方面寻求 突破,提高大宋国力,改变如今积弊的格局。

元丰改制,是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宋神宗进行的另一个专门针对政治官僚的变革。从宋朝建立初期起,官员体制就极为复杂冗多,不仅没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平白 花费国家钱财,算是国家财政的拖累。这项变法,比之王安石变法结果要好的多,至少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

进攻西夏,宋神宗上台之后,一改以往继位君主对于外族的妥协态度,采用强硬的手段,希望能获得国家地位的提升。他亲自主持进攻西夏,虽然在初期得到了成果,但是 到了后期却有了极大的惨败,不仅没有提升国家实力,还成了拖累。此后宋神宗再也无心对外作战,老老实实的进奉岁贡。

宋神宗是宋英宗与宣仁圣烈皇后高氏之长子,初名赵仲铖,后改名赵顼,治平四年继位登基,成为北宋的第六位皇帝。顼即位后立即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 称王安石变法。元丰八年去世,在位18年,享年38岁,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

关于宋神宗此人,需得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好的和坏的,宋神宗皆有涉及。

总体来说,宋神宗是一个有宏达的政治理想的皇帝。也许是因为他登基之时,年仅十九岁,虚岁二十,所以他具有年轻人的惯有的冲劲。当他面对国家的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没 有像一些年老的皇帝,踟蹰不前,不能下定决心却进行改变。

赵顼早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对变法极为赞同,当他继位登基之后,立即便开始着手变法。他重用王安石,让王安石负责变法的各项事宜,以期君臣同心,共谋国家之富庶 强大。

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赵顼并不是一个毫无作为的皇帝,他毅然决然发动变法的勇气是需要我们赞扬的。但是随着变法的进行,神宗的缺点开始暴露出来。

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改革制度,因为涉及到了势力庞大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在变法的一开始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其中反对派甚至得到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 宗皇后的支持。宋神宗作为变法的最大支持者,本来应该坚定的为变法的执行者王安石排除这些困难,但是面对着各大势力的反扑,宋神宗竟然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以至于不 仅没有帮助王安石排除反对派的威胁,甚至对王安石的某些措施还予以反对。对于宋神宗的这种表现,王才忠的看法极为正确,宋神宗是变法派的靠山,但他气魄不够宏大, 思想不够深刻,性格不够刚毅。

除了王安石变法表现出来的弱点外,宋神宗在接下来的两次大动作中,也表现出了缺点。在元丰改制中,面对陈旧而问题极多的官僚体制,宋神宗虽然期望进行改革获得更好的 发展,但是他的改革态度却不坚定,以至于虽然有了好处,但却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

还有就是对西夏用兵,宋神宗大概想要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改变宋朝面对外族的尴尬地位。但是在取得了一些小胜利之后,宋神宗没有看清当时的军事状况,贸贸然的派兵深入 敌境,遭到了西夏军队的强势反扑,以惨败告终。王夫之: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 已烦尔。

《宋史》评宋神宗: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 不事游幸,厉精图治,将大有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 、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