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的诗歌的歌失传了,而诗词没有失传

2025-03-03 20:57:299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其实诗词失传的也有很多,根据历代正史的艺文志和藏书家的目录,所载书目很多要么完全散佚,要么只存一小部分,古代文人的创作能留存至今的基本都算是菁华了,李白诗序中说其诗十去八九,以词闻名的李易安,其漱玉词所用的刻本也不过是辑录了花庵词选中所录再加上补遗所得共四十余首而已,这种文献和歌曲散失的共同原因在于,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刻印图书花费颇巨,发行的总量是相对比较少的,而得书的人一般都是士大夫阶层,他们宦海沉浮,经常来回搬家,这个过程中书籍遗失得很多,所以除了家里特有钱又好风雅的,民间藏书非常不易,而官方呢,虽然也建国家级的图书馆,但木制的宫殿容易失火,皇宫一失火书就烧了好多,再加上改朝换代,战火摧残,尤其是元、清两朝文化有压制,书籍破坏就更为严重了,所以除了流传甚广的选本和著名作家以及有钱有势的官僚文人的作品比较容易保留以外,其他的散佚就特别严重了。以文字记录的诗词作品尚且如此,歌曲很多需要口口相传,有些曲目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当然就更脆弱了。一个是记谱方法不科学,中国古代没有五线谱和简谱,记录方法往往因时代和地域的差别而各不相同,相关的术语的含义也经常有变化,就算是古代的乐谱保存了下来,后代人也可能因为记谱记号不同而无法理解其准确音乐含义遂失传,现在昆曲的工尺谱,与元代的中原曲谱尚有联系,而与宋词对比,则难以辨识,这也是现在宋词词乐复原困难的重要方面。另一个,音乐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并不是一般读书人可以掌握的,而专业的乐工虽然懂音乐,但文化水平低,难以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书面方式记录下来(就算可以,按照上述的书籍流失程度,这种小范围无名氏的著录也必然会失传的吧),而掌握话语权的文人由于不谙此道,所以很少会有专业的记载,能留下来的当然更少,口头的传承,随着专业音乐机构的解散,往往会失落民间,要么消失,要么与民乐结合,变成了别的东西,到最后还是古谱失传。再一个,中国的朝代更替,伴随着音乐喜好的变化,也就是流行的问题,一种音乐不流行了,演奏得少了,最后也就失传了,想汉乐府流行清商乐,而六朝胡乐盛行就渐没落,到了隋唐,燕乐大行其是,西域乐器称霸乐坛,清商乐就缩水到了十部乐中的一部,宋词的音乐成了主流,再到元朝,民乐又击败词乐,元曲一出,宋词的音乐就销声匿迹了,所以,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化影响了音乐在乐工间的传承,优胜劣汰,到了今天,当然好多就作古了。嗯。。。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应该对你会对你有所帮助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