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白居易写的七夕的诗意
最佳答案
白居易写的七夕的诗意如下:
云霄上挂着弯弯的月亮,让今夜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自古以来的秋夕节都是在此刻。牵牛织女的团聚的欢情和离别的怅恨不知道有多少,都在归入到七夕之夜当中。
拓展资料:
七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两句“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由写景入手,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意境,结尾两句“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则道尽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欢乐与离别的痛苦。
全诗以牛郎织女这样一个凄婉哀怨的悲剧故事为题材,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表达了诗人对这对有情人寄予深深的同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人物生平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便发生动乱,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白锽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建中三年(782年),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建中四年(784年),因中原发生二帝四王之乱,白居易家又逃到越中。贞元二年(786年),白居易在江南得知有进士科,便刻苦读书。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