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西汉时期的中亚,南亚 ,西亚分别包括哪些国家
最佳答案
两汉时期中亚西亚南亚国家简介
1 犁轩:
即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史记》、《汉书》中的犁轩或犁靬当作罗马帝国,说明那时对罗马帝国的了解还不全面,尚未有正式的来往。东汉时期把罗马帝国称为“大秦”。西汉时期汉朝的使者最远只到达安息国和乌弋山离国,而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东汉时期,已得知可从安息陆路绕道海北行出海西而至大秦,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大秦已经有了更多地了解和沟通。汉朝知道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称为“犁鞬”,将其视为大秦国的国都。《后汉书。西域传》中对其作了详细的记述。
东汉王朝不仅知道了“大秦”是个极为富饶的国家,而且了解到罗马皇帝常常想和汉朝友好交往,而安息王却想独霸丝绸贸易利益,千方百计的阻扰汉朝和罗马往来,甚至封锁罗马帝国的有关信息。直到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大秦国的使者才绕道日南到达中国,向汉朝献上象牙、犀角、杜瑁等物产。在这之前,为了弄清大秦帝国的虚实,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西域都护府班超派遣甘英出使罗马,由于安息船商的危言吓唬,最远也只到条支,临海而归。
随着罗马帝国向东方的扩张,加之丝绸贸易利益的冲突,罗马帝国与安息国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元前65年,罗马帝国征服了亚美尼亚,第二年兼并了塞琉西王国,并与安息人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公元前56年,罗马帝国前三巨头凯撒、庞培和克拉苏缔结了分治罗马帝
国的新协定,从此就开始了迅速征服安息,乃至征服整个东方的扩张计划。
公元前53年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团与安息军队交战,结果罗马军团全局覆没,克拉苏被杀,罗马军团被全歼二万人,被俘一万人。
公元前42年,罗马后三巨头屋大维、雷必达和安东尼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对东方希腊化地区形势统治权的安东尼再次挑起和安息人的战争。这次战争的结果安息人惨败。
公元前36年,安东尼在叙利亚集结了十万大军,深入两河流域,直到安息腹部。结果罗马损失了四万多人狼狈撤走。
公元前34年,安东尼再次出兵远征安息,但中途因意大利情况危急而率兵折回。安息军队攻入亚美尼亚。双方的战争便以安息的胜利而告终。
从公元前30年起,罗马和安息出现了和平共处的格局,一直维持很多年。到公元116年,罗马大军又攻入安息,一度攻陷了安息冬都泰西封和塞琉西,直抵波斯湾。罗马和中国的商业往来,并没有因罗马帝国和安息国的战争而中断。安息人仍然控制着丝绸之路的西段,从丝绸贸易中获取巨额利润。
2 条支:
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游地带,临波斯湾。塞琉西王国。含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土耳其部分领土。疆域与波斯帝国时期大致相等。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后疆域缩小。汉代属安息。
3 安息:
本为古波斯帝国一个省,后隶属于亚历山大帝国及塞琉西王国,公元前三世纪独立,建立阿尔萨息斯王朝。二世纪末转衰,后于226年被萨珊波斯王朝取代。今伊朗、伊拉克东部及土库曼南部。王都曾三迁:1。尼萨城,2。百牢门,3。泰西封 。
4 乌弋山离:
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赫尔曼德河沿岸一带。西邻安息,东邻罽宾。
国名可能是亚历山大城的译名。
5 身毒:
今印度北部及巴基斯坦中部、北部一带。东汉后称“天竺”“印度”一名始于玄奘《大唐西域记》。
6 罽宾:
汉代在今阿富汗喀布尔河下游及今克什米尔一带。隋唐两代位
于阿富汗东北一带。居民主要从事农业,金银铜锡器物,制作精巧。罽宾也是大乘佛教的发源地。汉代以后有许多僧人来中国传教译经。唐代称“迦湿弥罗 ”,即克什米尔的古译。
7 欢潜: 地处阿姆河下游和咸海三角洲一带。即后来的花剌子模
所在地。
8 大益: 地处里海东南,与花剌子模相邻的小国。该部首领阿尔
萨希斯为安息王朝的创建人。
9 奄蔡:
10余万人,西域古族名。康居西北、里海北岸至咸海中间地带。别名:“阖苏”。东汉时称“阿兰聊”,三国时称“阿兰”。东汉时
属康居,部分西迁至今伏尔加河和顿河下游之间,四世纪后半叶,因遭匈奴西迁攻击,又有一部分西迁到欧洲。
西域三十六国
西域三十六国指西汉西域都护府所辖之下的,乌孙以南、葱岭以东的“城郭诸国”和“行国”的约等数。
三十六国中,大部分是城郭诸国,一部分是游牧部落的行国。包括天山北麓“山北六国”、“车师六国”共计12个国家;天山南麓北道11个国家;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南缘一线的丝路南道13个国家。合计三十六个国家。葱岭内外的八个国家不在其内。
在汉代,塔里木盆地周围以及天山山谷地带,分布着许多小国,人口多者八万余人,少者近一两千人。由于当时这些小国有30余个,所以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称其为“三十六国”。又由于他们多以城郭为中心,故又称“城郭诸国”。“行国”是指那些游牧为生、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没有城郭、居无定所的国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