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旌节苏武牧羊
最佳答案
匈奴在被卫青和霍去病击败后,尽管口头上表示愿意与汉朝和好,但内心依旧怀有侵扰中原的企图。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打算出兵匈奴,这时匈奴主动提出和谈,释放了汉朝的使者。为了回应匈奴的和平姿态,汉武帝派出中郎将苏武,手持旌节,携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前往匈奴进行外交访问。
抵达匈奴后,苏武顺利完成了使命,等待单于回复,却不幸遭遇变故。在此之前,有个叫卫律的汉人降将,他控制了一个名叫虞常的部下,虞常试图刺杀卫律并劫持单于的母亲。虞常行动失败后,牵连到苏武,张胜因害怕牵连也透露了实情。苏武深知事态严重,宁愿自杀也不愿受辱,幸得张胜和常惠相救。卫律逼问苏武,苏武坚决不屈,以死明志。
单于对苏武的坚毅深感钦佩,试图用各种手段迫使他投降,包括折磨和软化。然而,无论卫律如何威逼利诱,苏武始终坚守汉朝的气节,坚决拒绝。在北海的寒冷环境中,苏武以坚韧的意志度过艰难岁月,手持象征汉朝的旌节,即使食物匮乏,也不放弃希望。
直至公元前85年,匈奴内乱,汉昭帝即位后,汉朝使者得知苏武尚在,匈奴谎称其已死。常惠密会使者,告知实情,匈奴单于被迫承认苏武的存活。苏武在匈奴受尽磨难,白发苍苍才得以回归,长安人民以他为英雄,称赞其忠贞不渝的气节。
苏武的故事,象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即使在极端困境中,也未曾动摇。他的坚毅和忠贞,使得匈奴心惊胆寒,最终对汉朝表示敬畏。
扩展资料
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军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