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中涉及历史故事的句子?

2025-03-14 05:17:388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的一篇长诗,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原文】

曰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①?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

谁能极之②?

冯翼惟象,

何以识之③?

明明暗暗,

惟时何为④?

阴阳三合,

何本何化⑤?

圜则九重,

孰营度之⑥?

惟兹何功,

孰初作之⑦?

斡维焉系?

天极焉加⑧?

八柱何当?

东南何亏⑨?

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⑩?

隅隈多有,

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出于汤谷,

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

而顾菟在腹?

女歧无合,

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

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

曜灵安藏?

【注释】

①遂古:往古,远古。遂:通“邃”,辽远的意思。遂古:即远古。传道:传说。

②冥:幽暗。昭:昒的错字。刘盼遂《天问校笺》:“此昭字自属昒之误字。昒,《说文》尚冥也,与昧古通用。”

③冯:满。冯翼:大气弥漫的样子。惟:刘盼遂疑“未”之声 误,未象,无形。译文从之。

④时:是。

⑤三:同“参”。参合:参错结合。

⑥圜:同“圆”,指天,古人误认为天是圆的。

⑦兹:此。

⑧维:绳。古代认为天体如车轮一样旋转,中心轴上有绳把天体系住。

⑨八柱:古代传说天有八根柱子支撑着。

⑩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

隈:弯曲处。《淮南子·天文训》:“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

十二:古人认为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是一个圆圈儿,称为黄道,把黄道分为十二等份,每等份都有若干星宿。

属:附属。

汤谷:古代神话中太阳沐浴升起的地方。

夜光:月亮的别名。

厥:其,指月亮。

女歧:神话传说中的人名,传说她无夫而生九子。

伯强:即禺强,风神。

角宿: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包括两颗星,早晨位在东方。古代传说两星之间为天门,黄道经其中,七曜行其间。

【译文】

试问:远古的最初的形态,

是谁把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