阝的笔画顺序

2025-03-15 02:39:4710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含有阝旁的字有:郭、阳、那、院、部,阝的笔画顺序为:横折折折钩、竖,如下图:

一、郭拼音:guō

写法:

释义:

1、城外围着城的墙: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3、姓。

二、阳拼音:yáng

写法:

释义:

1、明亮。

2、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

3、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4、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5、温暖:阳春。

6、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三、那拼音:nà

写法:

释义: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那里。那个。那样。那些。那时。那么。

四、院拼音:yuàn

写法:

释义:

1、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院子。院墙。庭院。

2、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院。医院。戏院。

五、部拼音:bù

写法:

释义:

1、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2、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3、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

4、安置安排:部署。

5、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扩展资料

阝是一个汉字偏旁,读音为fǔ。俗称“软耳刀”、“双耳旁”、“双耳刀”,在左为“左耳刀”,在右为“右耳刀”,看似人的耳朵,实际上与“耳”并无关系。

阝在左边时即为传统字书的“阜”(fù)部,“阜”字本义为土山,故从阜部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地形相关,如“陡”“陆”;在右边时相似的写法即为传统字书的“邑”(yì)部,“邑”字与城市有关,故从邑部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相关,如“郊”“邦”。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总部[zǒng bù] 

军队或某些系统的最高领导机关陆军总部。

2、全部[quán bù] 

各个部分的总和;整个。

3、内部[nèi bù] 

某一范围以内。

4、细部[xì bù] 

制图或复制图画时用较大的比例另外画出或印出的部分,如建筑图上的卯榫,人物画上的面部。

5、丁部[dīng bù] 

集部。

6、经部[jīng bù]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也叫甲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