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抗日战争时期,抗联为什么会失败?
最佳答案
1. 抗日战争时期,抗联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无法建立自己的政权。当时的历史地图显示,抗联的活动范围被称为游击区,而非根据地,这与同一时期的南方苏区模式有本质区别。
2. 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和政权,抗联便无法迅速补充兵员和粮弹,伤员也无法得到妥善安置。在这种情况下,抗联既要与异常强大的敌人作战,又要面对恶劣的气候,导致实力逐渐减弱。
3. 抗联无法建立政权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东北的人口分布与关内存在较大差异,东北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当时的人口总数大约在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分布在辽阔的土地上,人口密度较低。
4. 其次,东北的人口较少,这使得抗联在获得补充方面面临诸多困难。此外,当时东北的主要城市和县城都建立在平原上,敌人可以利用强大的机动能力,通过控制居民点和主要交通线路来遏制抗联的发展。
5. 最后,日伪势力在当时东北地区相对强大。虽然被称为“伪满洲国”,但实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抗联作为一支弱小的军队,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与这样一个政权对抗,难度极大。
6. 抗联的历史异常悲壮,可与红军长征和三年游击战争相提并论。然而,长期以来,抗联的历史很少被人提起。总指挥周保中在建国后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7. 抗联前三位总指挥未能活到抗战胜利,有的牺牲,有的病逝。近两百位师级以上高级军官牺牲,部队损失超过90%。他们面对的是严寒和残暴的敌人,几乎没有粮食和弹药补给,很多人甚至没有枪支。
8. 尽管如此,抗联始终没有解散,没有投降,他们依然坚持战斗到胜利的那一刻。东北抗日联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9. 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抗联进行了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为全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们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