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生平故事初三下词五首

2025-03-27 13:06:319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一、李清照的生平故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人,生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她历经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从优裕走向苦难的现实生活,给她酿造了一颗千回百折的词心。李清照才调绝伦,著作丰富,以词为尤,留有《漱玉词》,约3500字,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品字数最少的大家。

二、成长与早期创作

李清照生长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后四学士”之一。她的家乡历城,自古就是一个风景如画,文人荟萃的地方,对她的成长也有良好熏陶。她自幼受到艺术熏陶,山水涵养,具有较好文人气质。她爱好文艺,从小就有好胜心,为了显示,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才能,她作诗喜押“险韵”。

三、婚姻与家庭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赵明诚与李清照是一对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夫妇。他们都爱好文艺,不但在诗词创作上互相唱和,而且共同研究整理金石书画。新婚之后,他们的感情尤其浓烈真挚。赵明诚有时带她参加亲友宴会,有时陪她郊外春游,这些生活片段在李词中多有反映,而且大都洋溢着活泼气息,呈现轻松笔调。

四、离乱与创作

赵明诚经常负笈远游,这使得留住家中的李清照煞是愁苦郁结,因而也写下很多体现离愁寄寓思情的闺怨诗篇。比较著名的有《凤凰台上忆吹萧》、《醉花阴》、《一剪梅》及《如梦令》。

五、晚年与离世

公元1127年发生了历史上知名的“靖康之难”,赵家十余屋书籍什物全部毁于战火,李清照只好逃难南下,并于次年春抵达江宁,此时赵明诚正任江宁知府。在江宁期间,李清照还在一些词作中抒发了对故乡的忆念和客居异地的郁闷。

赵明诚在由池阳前往湖州为官时因冒暑急行患病,死于1129年,终年四十九岁。李清照无限哀痛,为亡夫写了一篇祭文。从此,李清照一身承受国破家亡的双重痛苦,流落江南,“漂零遂与流人伍”,开始了凄苦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在金华避乱,一直住到绍兴五年五月以后,不久就回到杭州。在此期间,她写了一首《声声慢》,这是她后期词章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表现她的创作风格由清空隽永变为沉郁悲凉,由潇洒疏落变为低徊窈眇的突出例子。

绍兴二一年,李清照卒于建康。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