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最佳答案
1. 端午节的起源
- 端午节最初是古代百越族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南方有龙舟竞渡的习俗。
-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投江自尽,后人以此日纪念他。
- 端午节融合了南方图腾祭祀和北方的夏季防疫习俗,以及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
- “端五”意为初五,因五月又称午月,故演变为“端午”。
- 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有大小端午之分,小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农历五月十五。
2. 端午节的习俗
- 古代百越就有在午月午日竞渡祭龙祖的习俗,现今扒龙船是重要活动。
- 粽子最早出现在东汉,至晋朝成为端午节的应节食品。
- 端午节有饮雄黄酒、朱砂酒的习俗,用以解毒避邪。
- 挂艾草、菖蒲、榕枝于门上,以艾、榕、菖蒲绑红纸插或悬,象征避邪。
- 制作香包,内装香料,佩于胸前,香气四溢。
- “躲端午”是习俗之一,即接新嫁或已嫁女子回家度节,简称“躲午”。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