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在国内的资料

2025-05-07 21:31:54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钱学森在美国被软禁的消息传到上海,他的老父亲钱均夫深为儿子一家人的处境忧虑。他给儿子写信勉励道:“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是觉醒的……”

钱学森在被软禁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运用控制论中的基本思想、概念,结合战争中得到大发展的伺服机理论,把控制论运用于工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中去,从而完成了经典工程控制论的综合,创立了以控制论命名的《工程控制论》。

美国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出版了钱学森所著的《工程控制论》英文第一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讲述工程控制论的专著,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它开创了工程控制这门新的技术科学,标志着这一新兴科学的建立,从而也确立了钱学森作为工程控制论科学创始人的地位。此后,1956年苏联出版了该书的俄文版。1957年德国出版了该书的德文版。1958年我国出版了中文版。

钱学森在书中所阐明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一方面奠定了工程控制论的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使人们能够更系统地、定量地处理工程控制问题,为控制论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对自动化科学技术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钱学森在等待回国的几年时间里,经常从《大公报》、《华侨日报》等报刊上,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各项建设事业。为了使自己的思想跟上祖国飞跃发展的形势,他潜心研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且和一些中国科学家、留学生共同讨论有关问题。

1955年春,毛泽东对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拟对中国和东方红色阵营实行“大规模报复”的核讹诈演说,问周恩来道:“在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方面,我们的人才如何?”

周恩来胸有成竹地答道:“我们有这方面的人才优势,钱三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人同在一起工作过,杨承宗和彭桓武是从法国、英国回来的著名放射物理学家,另一位在美国“火箭之父’冯·卡门博士门下工作过的导弹专家钱学森教授,我们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他早日归国……”

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到一家餐馆去用餐。他们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计划,钱学森缠住联邦调查局人员,蒋英借口上洗手间,给在比利时的妹妹寄了一封信,请她把信转寄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1876—1966)。陈叔通是钱学森和蒋英的杭州同乡,也是他们的父执,钱均夫和蒋百里的老师。信写在一张小香烟纸上,信上说:“被美国政府扣留,今已5年,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信上还说:“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陈叔通接信后很快交给了周恩来总理,周恩来立即转给外交部,并指示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向美国进行严正交涉。

1955年8月1日下午4时,中美大使级会谈在瑞士的日内瓦国联大厦内开始。我方代表是我驻波兰大使王炳南,美方代表为美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尤·阿·约翰逊。王炳南率先对约翰逊说:“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德等11名在朝鲜战争期间俘获的美国飞行人员。他们已经在7月31日离开北京,估计在8月4日可以到达香港。我希望,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这个措施,将对我们的会谈起到有利的影响。”

约翰逊向王炳南表示了谢意。接着双方先商谈了会议议程。

8月2日,中美大使级会谈举行第二次会谈。约翰逊首先发言称:美国人民关心中国继续拘留的美国人,其中大部分关在监狱里,有的得不到出境许可。现在还有36位美国平民被拘,此事影响美国人民及政府对中国的态度。随即将36人名单交给王炳南。王炳南发言说,在美国的中国侨民,绝大多数的家属都在中国大陆。相当时期以来,由于美国政府的限制和在实际上所造成的困难,他们不能自由回返他们的祖国,无法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庭。这个问题不仅是他们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一向极为关切的问题。

8月4日,举行第三次会谈。针对约翰逊信誓旦旦的保证和声明,王炳南按照周恩来的授意,突出地提出了钱学森被阻挠回国的事例,还拿出了钱学森的来信作为铁证,对美方代表的谎言予以揭露和回击:“请问大使先生,既然美国政府早在今年4月间就取消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还在6月15日写信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回国呢?显然,中国留学生要求回国依然遭受美方的种种阻拦。据回国同学报告,钱学森被禁止离开他所在县界。”王炳南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恢复钱学森返回祖国的权利。在确凿的事实面前,约翰逊再也无法辩解,美国政府也不能再阻挠钱学森等人回国了。

1955年8月5日,钱学森终于接到了美国移民归化局的通知,被允许离开美国。

钱学森接到美国政府准许他离境的通知后,便立即订购船票。当时,这一班船上只剩有三等舱(亦称“最经济舱”)的票了。钱学森连一天也不愿再耽搁了,他无暇顾及旅程的艰苦。

8月8日,中美大使举行第四次会谈。当时王炳南不知道钱学森已经得到可以回国的通知,他再次向约翰逊进行交涉。约翰逊答复说,钱学森已被允许离开美国。这样,为钱学森回国之事所进行的斗争遂告一段落。

钱学森带着夫人和两个孩子来到冯·卡门家里,向恩重如山的老师告别。钱学森说:“亲爱的老师,我是来向您辞行的。”他向老师恭恭敬敬地捧上早已准备好的自己写的《工程控制论》和一本《物理力学讲义》。74岁高龄的冯·卡门接过书,默默地翻动着书页,由衷地说:“我为你骄傲,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老师的话使钱学森的心潮涌动。

钱学森后来回顾在美国的经历时说:“我从1935年去美国,到1955年回国,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退休之后用。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他们感到很奇怪。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两个孩子,同22位中国留美科学家一起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离开美国回国。美国朋友还组织了一个岸上欢送队为他们送行。启程前,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专程赶到船上采访钱学森。

9月20日,船上的中国留学生组织了一个“同学会”。“同学会”的第一件工作是在9月20日印制了一份《克利夫兰轮第六十次航行归国同学录》。至今,钱学森还珍藏着这份“同学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