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 古诗

2025-05-18 16:05:458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观书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诗人: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其二)

 朝代:南宋 诗人: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古文中,“艨《观书有感》(其一)诗句译文:

  书法方幅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比喻一方书法作品展开),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比喻纸上的留白与书法线条相映成趣,飞扬生动)。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这文学作品何以如此清新隽永呢)?

 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那是在于书写者内心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

 【点评】: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观书有感》(其二)诗句译文:

  春潮行舟 

 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

 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气力,

 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点评】:从以‘巨舰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评的是榜书大字的创作。此诗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涨船高则能够行驶自在,形象地比喻书法艺术创作一旦灵感勃发,则能够使书写一下子变得流畅自如,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本质过程,也是一般艺术创作的重要本质。当然,该诗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见书法作品的技艺精炼且生动流畅,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艺术道理。

艟”也可作“蒙冲”)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