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都是有谁和他们的兵器 [历史话题]

2025-06-06 15:20:3210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古代兵器,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缺点是极难使用,以戟成名者,唯温侯与其后人吕凤仙(小说中人,银戟温侯,兵器谱第五)二人(典韦用的是短的,太史慈用的是射的)。东汉末年,董卓乱政,关东诸侯起兵讨伐;虎牢关前,温侯越马扬戟,数合之内杀河内名将方锐、张杨部将穆顺,伤孔融部将武安国;诸侯兼惊,无人敢前,气势之盛,一时天下无双。方天画戟因吕布而闻名,吕布以之挑战群雄,于乱世间争霸天下……也许是吕布提升了戟在兵器中的地位,也许是戟成就了吕布的威名,但这一切都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的,那就是:人世间的权势。吕布因权势而改变立场,以方天画戟赢得权势,但却在更大的权势下输得一塌糊涂,包括失去了生命;以温侯之勇,画戟之利,却也只能魂断白门楼。

评论:拥有了权势,便拥有了一切;掌控了权势,便可瞬间决定万千人的生死。有什么样的武器能比权势更锋利呢?

所以,三国第一神兵应该是:权势。

第二:青龙刀

使用者:关羽(不用和我说关羽不用刀)

简介: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而得名。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白马城下,十万大军之中立斩河北名将颜良于马前,解白马之围,更于之后杀河另一名将文丑;千里送嫂,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取长沙,战黄忠……莫不说明了关羽之勇武与青龙刀之锋利,成就了关羽不败威名与千古忠义。没有人知道关羽武力有多高,也没有人知道青龙刀有多锋利,只知道与关羽交手的人大多死在了青龙刀下,幸存的却对此三缄其口……关羽镇守荆州,许昌震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降于禁,擒杀庞德,曹军畏其威名,无人敢前;敌营大将徐晃之言更是道出了关羽一生灿烂夺目的神话般的传说: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评论:有关公在,一人一刀胜过十万大军;然,其一人一刀岂能战赢十万人马呼?究其原因,传说中之威名也!

所以,三国第二神兵应该是:传说。

第三:七星

使用者:曹操

简介:王允家传宝刀,锋利无匹,切金断玉,吹毛断发;上镶宝石七颗,号为七星;黄巾之后,董卓专权,为祸甚烈,朝中公卿均思铲除奸党,奈何董卓势大,众官束手。时有草草孟德,愿冒死刺杀董卓此獠,王允出家传宝刀助其,岂知天不从人意,最后刀失人逃,董贼为祸更甚!

然,天无绝人之路,王允之女貂蝉横空出世,美女一出,所向批靡,董卓吕布父子晕头转向;王允使出“连环计”,轻松将懂卓斩落马下,更以貂蝉收服了吕布这等绝世猛将,一度让人疑为乱世将结。

评论:七星之利,草草之勇谋,均对董贼无效;唯美人一笑,倾城倾国,吕布、董卓江山不顾,父子反目……

所以,三国第三名刀是:美色(色字当头一把刀啊,嘿嘿)。

第四:双剑

使用者:刘备

简介:和青龙刀、蛇矛同时出炉,没有什么太过有名的记载,可能和刘备的个人武力有关;疑为刀、矛残铁所铸(假的);这应该和刘备身份有关,他是一个“主公”而非战将,上场的时间并不多,最有名的一战是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吧,可惜的是剑上并没有沾上天下第一高手的鲜血,不然可能会身价倍增!

刘备身在市井,却心怀天下;多年来东征西讨,南窜北逃,始终以光复汉室为己任,不管何种条件之下,他终是能够忍耐,然后东山再起……最后终得荆州,再得西川,成就一代霸业;虽说江东孙夫人一度以柔情让其忘呼所有,但一经下人提醒,立即悔恨不已……

评论:有什么比出现一个能与自己相抗的对手更让人高兴的呢?又有什么能比这件事更可怕的的?草草没杀他,也许是因为看他实在没有本钱,但是刘备却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有了与草草相抗的实力,是什么让他如此坚持?心中的抱负和野心。

所以,三国第四利器:野心。 第五:诸葛弩

使用者:蜀兵

简介:蜀国小兵当然算不得什么高手,但说到三国时代兵器的杀人效律,恐怕没有什么比得过武侯所创的“诸葛弩”了。相传此弩乃姜维根据诸葛亮临终所传授的“连弩”所制造的武器,这种武器不仅连射速度非常快,而且发射的是毒箭,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公元258年,姜维就是依靠这种武器成功的击退了司马师的追兵。

《演义》讲的是个人英雄色彩,是个人武力的展示场地;但是诸葛弩的出现,将改变这种现像,再利害的武将,在对方占了地利的条件下,万箭齐发,没有间歇……不变刺猬似乎很难。

评论:什么样的武力才能达到诸葛弩的杀人效律呢?也许《葵花宝典》可以,但三国有这种武功吗?没有!

所以,三国时期第五利器应该是:科技。

第六:倚天

使用者:草草

简介:这里说的是草草随身兵器,不是赵敏用的,望《倚天》迷不要误会;相传草草有神兵两把,一名倚天一名青虹,倚天自佩,青虹被赵云抢走。就《演义》来讲,和草草扯上关系的,应该没什么好事,他进宫逼迫皇帝的时候,想必也是佩带倚天吧,不知道梦中杀人用的是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草草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要拿刀砍董卓的热血青年了,他长大了……官渡之战,草草兵力绝对劣势,但是依靠计谋,火烧袁军乌巢军粮,一举击溃袁军,平定关东;而后挟大胜之势,驱中原之兵南下,荆州不战而降,草军直逼江东,眼看胜利在望,可惜被对方连施“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火攻,一一中招,83万大军灰飞烟灭,空有倚天之利,徨徨败走华容道,若非关羽顾念旧情,老命恐怕都要丢掉!真是“成也火攻,败也火攻”啊,嘿嘿。

评论:倚天之利更甚青虹,青虹一挥能够“衣甲平过”,想必倚天也成;什么才能挡住倚天一击?当然不是屠龙刀,而是计谋!

所以,三国第六利器是:计谋。 附上:青龙偃月刀

因刀背如锯齿,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一种刀刃部分为半月形,刀上铸刻有龙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现于唐宋时代,用于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所用。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丈八点钢矛

又明丈八蛇矛,长一丈八(约4.14米)的长矛,名为蛇矛并不是矛头象蛇形,而是指其长度似蛇不要以为象金蛇剑那样)。历史上张飞所使矛没有名称,而东晋的陈安曾用过丈八蛇矛。

矛长丈八尺曰俏,马上所持,言其俏俏便杀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汉刘熙《释名·释兵》)

铁脊蛇矛

程普用的长矛,其矛杆为铁铸,曾用它于汜水关刺死董卓的部下胡轸。

而在现实中的铁脊蛇矛应是矛头为铁铸:

矛,宜刺之兵也,三分其长,二为刃、一为。刃之脊隆起,脊之两旁微陷,以通空气,取其刃而易拔也。(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

涯角枪

赵云的枪,意思是“海角天涯无对”,出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汉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

诸葛枪

诸葛亮曾制造过两丈长的木柄枪和二丈五尺长的竹柄枪,都加上铁制枪头。出于《事物纪原》。这大概是三国时期最长的兵器了。

方天画戟

因其戟杆上加彩绘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据《荡寇志》记载,吕布的画戟重四十斤。在《三国志平话》吕布之戟长一丈二。历史上,方天画戟是一种仪设之物,并非用于实战。

长柄铁锤

西羌国元帅越吉的兵器,重一百斤,因为是长柄,所以打击力比普通锤强的多,但使用者本身也要有相当的技巧和力量,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越吉曾用它杀得关兴胆寒,并将其打落断涧,但随后就被关羽(鬼魂)打跑。

武安国也用长柄铁锤,可只重五十斤。

铁蒺藜骨朵

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古代两种兵器的混称。蒺藜,即蒺藜棒,棒头附以铁刺、铁丁,如刺猬毛,因其壮如蒺藜,故名。此兵器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骨朵,也属兵器棒类,一端如蒜头状,用以打击敌人。

大斧

徐晃的兵器,通常用这兵器的武将都是猛将型的,如西凉大将韩德,零陵邢道荣。斧的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动起来显得粗犷、豪壮,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

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释名·释用器》)

蘸金斧

东吴孙桓部将李异的兵器,是在斧头上镀金的大斧。

三尖刀

纪灵的兵器,重五十斤,又称三尖两刃刀。刀尖分为三支,“山“字形,中支形似剑状略高,两翼支稍低,两面开刃,锋利无比。刀柄后端有一三棱形铁鐏,其用法以扎、绞为主。纪灵曾用它两度与关羽交战。其主要打法为支、拿、架、别、削、刺。

截头大刀

庞德的兵器,其刀头比普通大刀短一段,但刀背却要厚不少。另南蛮孟获的部下忙牙长也用这家伙(是个菜鸟)。

马岱宝刀

马岱和钟繇交战时用的刀,其实对付钟繇这号书法家根本是杀鸡用牛刀。

古锭刀

孙坚在汜水关时用的兵器。被关羽所斩的徐州刺史车胄也是用这刀的。

衠钢槊

周泰在赤壁之战时用的兵器,是纯钢的长槊。

丈八长标

孟获之妻祝融夫人的兵器,是南蛮的特有武器。

王双大刀

王双用的大刀,重六十斤。

二,短兵器:

吕虔刀

晋书记载:吕虔有一口宝刀,听人说,要位登三公,才可佩带,便把它送给了别人。

龙泉剑

程普于赤壁之战时用的宝剑。后晋张华夜观天象,见牛,斗之间有剑气照于江西,于是在灭吴之后,派预章人雷焕去丰城任官,结果在县衙后石匣中找到龙泉,太阿二剑。

倚天剑

曹操所有,取宋玉的《大言赋》中“拔长剑兮倚长天”的话命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称曹操用倚天剑镇威,青釭剑杀人。

青釭

砍铁如泥,锋利无比的宝剑。曹操交于夏侯恩佩之,后在长坂坡被赵云杀其夺之。

七宝刀

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曹操曾向王允借刀,用以谋刺董卓。

双股剑

又称雌雄剑,刘备起兵时请良匠用镔铁打造的。一鞘双剑,据说两剑可和为一把宝剑使用。

松纹厢宝剑

共两口,南蛮王孟获和诸葛亮第一次对阵时的兵器。其剑身上镶有如松纹一样的剑纹。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