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陕西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
最佳答案
陕西科技大学代码是10708。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轻工业高等院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改隶陕西省,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介绍
陕西科技大学,简称陕科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之一,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和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5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近6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6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包装技术基础(双语授课)、制革整饰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皮鞋工艺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皮鞋工艺学(弓太生)。
省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
省级名牌专业: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1个;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企业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化学、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工商管理硕士(MBA)、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金融硕士、教育。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纸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高性能陶瓷玻璃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皮革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智能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省级工程实验室:西安市纤维基复合材料工程实验室、西安市微生物药物工程实验室。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轻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陕西省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西部特色果品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专业分中心)、陕西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省级协同中心: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9月,“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74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1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5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出版著作325部,SCI三区以上收录论文2385篇,EI收录期刊论文1854篇;共获授权专利6632项。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