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清真寺百年枣椰

2025-08-04 18:50:3610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米易清真寺内,一棵矗立着的伊拉克蜜枣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的树干挺拔,叶子呈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基部的裂片退化成硬刺,犹如伊拉克人的骄傲——"绿色金子"。据说,这种树在5000多年前的伊拉克就有种植,被誉为香甜的馈赠。20世纪60年代,伊拉克蜜枣因其高糖含量和美味被大量出口到中国,其中中国尤其青睐,成为了主要进口国。那时,街头巷尾的摊贩和商店里,都能看到伊拉克蜜枣的身影,它不仅价格亲民,更是赠送亲朋好友的理想礼品。

这棵伊拉克蜜枣为何能在撒莲湾崃清真寺扎根?据传,这种树在唐代已传入广东和云南。明太祖洪武年间,撒莲回民在此建寺,而那棵存活至今的树苗,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来的蒙阿訇从云南带来的。起初,两株树苗中的一棵未能适应当地环境,但那棵顽强的雌树却茁壮成长,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地80多岁的回族老人王发顺回忆,那棵树在他小时候已是枝繁叶茂,树下曾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其花朵繁多,仿佛天空中的云彩。

伊拉克蜜枣是雌雄异株,蒙阿訇当时带来两株,可能是为了确保繁殖。可惜的是,雄树未能存活,雌树却凭借其坚韧的生命力,年年开花,回报着这里回族人民的深情厚意。这棵树,不仅是清真寺的一道风景,也是历史的记忆,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扩展资料

米易清真寺是一座伊斯兰教古寺,位于米易县白马镇,始建于清康熙41年(公元1702年)。该寺是米易回民族唯一的祭祀、宗教活动的场地,具有浓厚的回、伊民族宗教特色,建筑上既引入汉族封闭式四合院格局作教拜殿堂,又遵循面向西方朝拜麦加,坐西向东的法刚建造,全寺主要由照壁、教拜楼、内院、左右厢房和礼拜殿等部分组成,其中作为整座寺院象征的望月楼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米易清真寺因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和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教氛围,于1991年4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