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主要描写了什么?

2025-08-21 09:11:376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明确:

(1) 庭院秋景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色彩——碧绿、蓝色、白色——清、纯净

声音——驯鸽的飞声——安静

秋草——历经沧桑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2) 秋槐落蕊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落蕊——曾经绽放、曾经繁华,如今凋落——悲凉

声音也没有——静

丝纹——细腻、清闲

关键词:落寞、深沉——悲凉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3) 秋蝉残鸣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衰弱的残声、嘶叫——经历了盛夏的旺盛时期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他们的啼唱——衬托秋天的“静”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蝉本身也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4) 闲话秋雨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秋雨的特点:奇、有味、更像样

悠闲的都市人:清、静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5) 胜日秋果: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色彩——淡绿、微黄、红

英文的作用——清秋的佳日

联系诗句,品味意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分析完这五幅秋景图,同学们能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了吗?为什么作者不写名胜古迹,而要详写这些景色呢?

明确:名胜古迹中作者所欣赏的也是一些平常的自然景观,而这几幅秋景图中的景物取材于大自然,甚至随处可见,所以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能表现秋的色、秋的声、秋的味,也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审美品味。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