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破人亡解释

2025-08-23 13:18:30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家破人亡解释是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例句如下:

1、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问:‘学人未拟归乡时如何,’师曰:‘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2、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他剗地抱子携男,送的我家破人亡。”

3、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知霹空降下这场没影儿祸,弄得家破人亡,父南子北,流落至此。

4、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三回:别人赖我也罢了,怎么你们也赖起我来呢。你们不是常和姑娘说,叫他别受委屈,闹得他们家破人亡,那时将东西卷包儿一走,再配一个好姑爷。

5、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小人们遭了土匪,大家都家破人亡,那里还有钱孝敬统领大人。

6、夏衍《掌声与哀声》:“一念之差,一事之误,往往可以使千千万万人民沦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境。”

7、梁斌《红旗谱·代序》:朱家从朱老巩气死,朱老忠的姐姐跳河自尽,朱老忠只身闯关东,闯得家破人亡。

成语介绍: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