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慕容垂败给拓跋硅是偶然还是必然?
最佳答案
我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慕容宝被拓跋硅打败,燕国的士兵被抓,拓跋硅就有充分的理由处理这些士兵,在加上虽然是同族,但战场上只分敌我,何况还是关键之战,就如我们汉人混沾时,降兵也有被杀,如秦赵长平之战,要比这惨烈的多!所以拓跋硅杀他们,是可以理解的!
再次:这是两个国家的战争,是不分族的!当时是乱世,更不会讲究道义的,要不慕容垂还会在攻打北魏???
最后:我们都知道,,北魏统一了北方,是其自身的努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杀人更是必然的,我个人觉得,慕容垂伤心的不是他的同族兄弟的死,而是觉得兵力的减少,对自己的威胁!以即他觉的北魏在日益强大,他感到了巨大的危险!于是他孤注一掷,想挽救衰败,所以劳累过度而死去!
所以这见事我认为是历史的必然,可却又有点偶然,因为正是慕容垂的武断,让燕走向衰亡,也是北魏的运气比较好哦~拓跋珪为了巴结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向后燕进贡,慕容氏的年青后生们知道北魏多良马,就扣下拓跋觚当人质。拓跋珪做事也很刚狠,坚决不向燕国献马,两国的关系也就陷入断绝的地步。
既然撕破脸皮,一不做好不休,拓跋珪不时派兵袭扰燕国边境,侵逼那些降附后燕的部落。这些事情攒在一处,最后气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大率伐魏。此时的后燕连战连胜,锐气无比,且人强马壮,铠坚矛利,拓跋珪初闻燕军伐魏也吓得不轻。
幸运的是,燕军统领、太子慕容宝是个完完全全的绣花枕头。此人“少而轻果,无志操,喜人佞已”,他的继母段氏就曾对慕容垂讲过:“慕容宝资质虽雍容华贵,但柔而无断,太平时期能为仁明之主,乱世战时可不是济世救国的雄才。如要托之以国家大业,他不一定能承负得起啊。而且,赵王慕容麟奸诈任性,总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后要弄出事端。”(可怜段后一派忠言,慕容宝登基后马上派慕容麟逼迫这位母后自杀。段氏临死怒骂:“你们兄弟连母后都逼死,怎能保国家。我不是惜死,只是想我们燕国临灭亡也不久啊。”)
可能慕容垂临老变得昏庸,没能听得进贤后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宝帅兵灭魏,也想让这位太子兵胜立威,日后更顺理成章地承继帝位。其间,燕国大臣高湖也谏劝:“魏国与燕国世为婚姻通好。为了索要马匹我们不让拓跋珪的弟弟回国,本来就理亏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谋,从小就历经艰难,志气果锐,现在他手下兵精马壮,不是容易战胜的对手。我们的太子年纪太轻,现在让他专任一方统帅,他肯定会轻视小看魏军,万一得不了胜,可能会严重损毁太子的威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