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最佳答案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探讨一国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方法。本文将深入分析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四大要点,包括国际收支弹性论、国际收支吸收论、国际收支货币论以及内外均衡理论及政策搭配思想。
国际收支弹性论侧重于研究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尤其是进出口产品供求弹性对国际收支失衡与调节的讨论。该理论假定利率、国民收入、偏好、产品价格等因素不变,主要围绕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产品价值的影响来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问题。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绝对值之和大于1。此外,理论中还涉及马歇尔-勒纳条件,强调在进出口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无限大的条件下,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改善取决于进出口产品的需求供给弹性。J曲线效应指出,在短期内,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也可能暂时恶化国际收支,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国际收支才能得到改善。
国际收支吸收论则将国际收支失衡视为总量不平衡的结果,通过调整有效需求来影响国民收入和支出行为,进而调节国际收支。理论中的基本公式涵盖了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等要素,旨在表明国际收支状况由一国的总收入和总吸收决定。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通过扩大生产、增加总收入可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只能通过减少总吸收来改善国际收支逆差。关于货币贬值的效应分析,包括收入效应和吸收效应,提出了通过改变收入与总吸收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建议。
国际收支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的本质是国内货币供求失衡,如果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则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反之则出现逆差。政策建议通常涉及调整国内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均衡。
内外均衡理论及政策搭配思想涉及解决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矛盾,即米德冲突。米德冲突强调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仅用一种政策手段难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政策搭配原则包括丁伯根法则、斯旺模型和蒙代尔的有效市场分配原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则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的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外部均衡分析,提出了在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调节政策选择,强调了政策工具在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时的搭配使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