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清明果的由来和意义清明果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
最佳答案
1. 清明节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意义,而清明果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紧密相连。最初被称为寒食,它是中国的南部和东部汉族地区的特色小吃。人们还称其为“清明粑”(江西)、“清明馍馍”和“清明蒿子粑”等。特别是在江浙沪地区,清明果被称作清明团子,艾米果。福建省、广东省部分地区、江西、湖南、安徽的部分地区也有制作和食用清明果的习俗。
2. 有一个关于清明果的传说,讲述的是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的一位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的故事。一位农民帮助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以躲避清兵的追捕。清兵未能抓到陈太平,于是在村里增兵设岗,对每一个出村的人进行搜查,以防他们给陈太平带食物。
3. 这位农民在思考如何给陈太平带食物时,不小心踩到了艾草,手上和膝盖上都沾上了绿汁。这启发了他,于是他采了一些艾草回家,煮烂后挤出汁液,揉进糯米粉中,做成了绿色的米团子。他把这些青团放在青草中,成功骗过了哨兵。陈太平吃了这些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不粘牙。夜幕降临后,他绕过清兵的哨卡,安全返回了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制作青团,以备自卫。由此,吃青团的习俗便流传开来。
4. 清明果通常使用艾草或鼠曲草以及米粉制作,其目的是“以压时气”。艾草具有苦、辛、温的味道,归入脾、肝、肾经。它的特殊气味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艾草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具有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能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常用于针灸。鼠曲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的功效。随着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艾草和鼠曲草被赋予了清明节的含义。
5. 根据文献记载,最初的寒食节食俗是简单的麦粥,后来逐渐多样化。青团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南朝梁代。到了明清时期,青团开始在江浙沪地区流行,也成为安徽、福建、广东及其他部分地区的传统小吃,通常在清明前后制作和食用。现代社会中,清明果更多是作为时令美食,其祭祖的功能逐渐减弱,而更多地被人们当作春天的时令点心,或是用来馈赠和款待亲友。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