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

2025-10-11 06:34:03107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子路从而后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

子路跟随孔子,却落在后面,他遇上一个老人,用手杖扛着竹制的除草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孔夫子码?”

老人说:“四肢不勤快,五谷也分辨不出来,谁认为他是什么夫子?”说完便扶着手杖耘田。

子路拱手站在那里。

老人留子路住宿,杀了鸡,用黍米做饭给他吃,让两个儿子出来拜见他。

第二天,子路离开老人走了,把这件事报告给孔子。孔子说:“这是位隐士。”让子路回去拜见他。子路到了老人家里,他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是不符合君臣之义的。长辈和晚辈间的礼节,既然不可以废弃;君臣之间的正当关系,怎么能够废弃呢?想保持自身的洁白,却搞乱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君子出来做官,是实行正当的.君臣关系啊。先王之道不能够实行,我早就知道了啊。”

【注释】:

①本文选自《论语·微子》用文中第一句话做篇名。

②丈人:对老人的尊称。

③荷:扛。 蓧;一种除草用的竹制农具。

④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⑤四体:四肢。

⑥五谷:稻、黍、稷、麦、菽(豆)。

⑦植:立。芸:同“耘”,除草。

⑧拱:拱手。

⑨止:留。

⑩黍:一种黏性粮食。食:给人东西吃。

11、见:使之出来拜见。

12、以告:以之告。

13、义:指君臣之义。

14、节:礼节。子路认为丈人让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他.符合长幼之节,便以此为据反问丈人。

15、大伦:指君臣之间的关系。

16、道:儒家所奉行的道(政治主张)。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