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保障倍数怎么算

2025-10-11 17:05:0011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利息保障倍数是一个评估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EBIT)/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是指企业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税前的利润,通常通过净销售额减去营业费用来计算,也可以通过利润总额加上财务费用来获得,具体公式为: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利息费用通常被直接计入财务费用,而不单独记录。因此,作为外部使用者,我们通常无法获取准确的利息费用数据,通常会用财务费用来代替利息费用进行计算,这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误差。

在计算该指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损益表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分析时,利息保障倍数的“分子”——息税前利润(EBIT)只应包括经常收益,不应包括非经常性损益。

其次,对于特别项目(如火灾损失等)、停止经营、会计方针变更的累计影响等非经常性损益,也应予以剔除。

最后,利息费用不仅包括作为当期费用反映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资本化的利息费用。资本化的利息费用是指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发生的利息费用,这部分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而不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反映。

综上所述,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不仅需要准确的财务数据,还需要对相关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