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形容态度镇静的四字成语?
最佳答案
泰然自若、若无其事、不动声色、处之泰然、从容不迫
一、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释】: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出自】:元 脱脱《金史·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译文】:有敌人忽然来;虽然箭石到来之前;泰然自若
二、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自】:近代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
三、不动声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自】: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译文】:绅士正笏,常镇静,可与天下的泰山之安相比。
四、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译文】:当初发迹,造成生活流离,神情不以为意,处事沉着镇定。
五、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自】:后晋 刘昫《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译文】: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镇定,曾与相违背的,一定要下令枉杀。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