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哲理名言

2025-02-06 21:05:35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朱熹哲理名言如下: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4、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5、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介绍: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南宋时期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幼年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武夷山),依父友刘子羽生活,受业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绍兴十八年(1148年),赐同进士出身,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后因忧虑外戚专权之事重演,便利用讲学之便多次攻击身为外戚的韩侂胄。但韩侂胄被宁宗拥立,便将朱熹褫职出朝。

庆元二年(1196),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以伪学欺人,攻讦其为“伪学魁首”,列有六大罪。朱熹以伪学罪被落职罢祠,归建阳讲学著述。庆元六年(1200年),朱熹逝于家中,谥号为文。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是“二程”三传弟子李侗学生。朱熹的哲学体系以“二程”的理本论为基础,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及佛、道教思想而形成。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

其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其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朱熹还著有一千二百五十多首诗作,有着不容忽视的造诣和成就。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