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最后一次讲演的语境
最佳答案
这篇演说辞的突出特点是情感激昂、慷慨大气,激愤的情绪和慷慨的气概贯穿始终。
一开始,这种情绪就表现了出来,而且三五句以后就激越起来,进而发展为第二段段首的呼喊、诘问。这种情绪、气势一贯而下,直至发展成为末尾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
《最后一次演讲》写作背景: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
李夫人(张曼筠)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篇演讲。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讲演》是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讲!是一篇激厉的战斗檄文!
是一个换起人民觉醒的施号令,同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演讲稿的一开头,闻一多先生便直截了当地连连发问:李先生遭此毒手究竟犯了什么罪,那些刽子手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而只敢偷偷摸摸地搞暗杀。
其中接连的发问,问句中又夹带着感叹句,如山崩水泻,势不可挡,一开始就把演讲推向了高潮。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