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原文及翻译

2025-02-13 10:43:397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渔歌子原文及翻译如下:

《渔歌子》原文如下: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

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

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

悠然自得的垂钓。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

久久不愿回家。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

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

悠然自得的垂钓。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

久久不愿回家。

渔歌子翻译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词牌沿革

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崔令钦《教坊记》与敦煌写卷中,“渔”作“鱼”,五代《花间集》以后均作“渔歌子”。

敦煌写卷《云谣集杂曲子》中有《鱼歌子》词两首,故近代任二北在《教坊记笺订》中谓此调“应为民间歌曲”。并在《敦煌曲初探》中云:“本调实为后来类此诸调之总源,敦煌四辞之写作时期,可能在张志和之前。” 

据《唐书·张志和传》载: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铒,志不在鱼也。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尝撰《渔歌》,即此词也。单调体,实始于此。

张志和以此调所撰五首词,约作于大历九年(774)。张志和的《渔歌子》词流播不久,即远传到了东瀛,日本嵯峨天皇激赏之下,也仿写了五首《渔歌子》。

神田喜一郎更以充分的史料作依据,论证了嵯峨天皇最迟在弘仁十四年(823)就填写了五首《渔歌子》,距张志和于大历九年所作《渔歌子》仅四十多年。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