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劝学篇原文及翻译

2025-02-13 21:52:3311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张之洞劝学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中国积弱,由于不学,人才不竞,由于不兴。我今承乏两湖,悚惶悚惶,无日不以兴学为第一义。然而人才固有本原,精神则视其居习。尤当于此等处,以教其源流。今日之计,宜及早变通学校,以育才为至要。

今日之学校,即异日之学堂。当今外洋各国之府县,即其国民读书之地。故各国之学堂,皆其所当有之事。今日非欲其有,而特欲其早且备耳。欲其早且备,则断非专力于学堂之兴设不可。

大抵立学之初,必须首先招聚人才,讲求时务。一切书院旧制,均应酌量裁并。即如经学、理学、词章、考据、时文等类,一一为有用之学,均非空谈。必须实讲明习,俾能自得。

此后又必须另筹办法,讲求实用。如天文、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兵法等类,一一皆有实用之学。此外尚有矿务、山林、机器制造、电线、铁路、轮船等事,皆今日学校所当因势而讲求者。以上各门,均当分班按日轮讲一种。

每讲时兼以图说细故,以资证明。又当设东西洋各国图籍以资参考。如此则学无虚发,而实用可备矣。

今日变法必自学校始,今日变法必自修改科举始。盖科举者,学校之根抵也。学校者,人才所由出也。变法之中,最当自变者莫如科举。科举一变,学校随之而变者多矣。

科举既变之后,又当如何?则宜自今日之书院始。今日之书院,即异日之学堂也。书院专为经解、诗赋、帖括而设者宜裁并之;专为八股而设者宜废之;专为帖括而设者宜废之;专为词赋而设者宜废之;专为试帖而设者宜废之;

专为小楷而设者宜废之;专为课卷而设者宜废之;专为捐纳而设者宜废之;专为苞苴而设者宜废之;专为顶替而设者宜废之;专为匪徒败类而设者宜废之;专为营私舞弊而设者宜废之;此外或立名不当,或讲学不真,或所习非所用,或所用非所长者,均当一一整顿之。

又宜设查考功课院生徒法度;书院内又当立广贮图书之处所,储藏书籍及一切博物之类馆藏;设立通儒院,誉知以及一切有关于教养之事也。

今日当重经学,经学当兼汉、宋学之长而不偏主一家;欲兼汉、宋学之长而不偏主一家,则莫如会通中西之学术;欲会通中西之学术则莫如兼习西文;

欲兼习西文则莫如延订西人为教习。(拟延订英国博士牛津大学包桐坡都博士承霖父子及陈君同文馆陈君谢先生为西文总教习)及查考东西洋各国所定学规一切条例及各书院书籍。(酌派章句博士分行往各国参订归总筹算以便改章)。(此一章乃言聘请西人为教习及参订各国书籍之事。)

译文:

中国积弱衰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而人才的培养也因此受到影响。我现在负责两湖地区的治理,对此深感忧虑。我每天都把振兴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任务。然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根本上做起,对于教育的重视也应该基于对学习环境的考察。

特别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当今之际,我们应该及早转变和改进学校教育制度以培养优秀的人才。

现在的学校就是未来的学堂。国外的市政厅就是国民接受教育的场所。所以各个国家的学堂都是他们必念虚历须设置的项目。今天我们不是要设置这些项目,而是要尽早地完备这些项目。想要尽早并充分地完善这些教育制度,就不能不专门致力于兴办学校。

大致上建立学校的初期阶段必须先聚集优秀的人才,研究并掌握时代发展的趋势。所有的书院旧制都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裁减。比如经学、理仔搜学、诗词、考据、时文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