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2025-02-17 08:29:12102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考点1:盐类水解平衡及其应用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盐类水解定义: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这是盐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即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实质:盐跟水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建立起新的电离平衡。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弱碱越弱,其阳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弱酸越弱,其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 外因

(1)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浓度:

① 增大盐溶液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物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产物浓度减小。

② 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水解;增大c(H-),反之。

三、盐类水解的规律

1. 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能水解,相应盐溶液显酸性;弱酸阴离子能水解,相应盐溶液显碱性。

2. 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3. 多元弱酸的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如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

四、溶液中的守恒关系

1.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电中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

2. 物料守恒(原子守恒):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中数目不变。

3. 质子守恒:由电荷守恒及质子守恒推导出的溶液中微粒浓度间的关系。

考点2:沉淀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溶质溶解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二、溶度积

1. 溶度积常数: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Ksp大小仅与温度有关。

2. 难溶电解质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Qc。

3. 溶度积规则

当Qc

当Qc=Ksp时,溶液达到饱和,沉淀溶解处于平衡状态;

当Qc>Ksp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达到新的平衡。

考点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一、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1. 当Qc>Ksp时,生成沉淀。利用此原理,加入沉淀剂析出沉淀,是分离、除杂常用方法。

二、沉淀的转化

1. 沉淀转化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通常,一种沉淀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考点4:酸碱中和滴定及误差分析

1. 酸碱滴定实验关键

① 准确测定两种溶液体积,判断反应是否完全。

② 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3. 重要操作

准备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调液面、读数。

4.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具体错误操作及对应误差。

5. 减小实验误差做法

(1)滴定终点判断: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为终点。

(2)滴定停止后等待1~2分钟。

(3)取平均值,多次实验求平均标准溶液体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