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称呼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的?

2025-02-17 12:43:5412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在中国,“妈妈”这个称呼最早见于唐朝。在文献中,"妈"字的出现时间晚于"爸爸"字,其含义也有所演变。在唐代,如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中,对“老姥”一词的注释中提到了“妈”字,其意指为母亲或年老的女性。《字书》中也有记载:“妈,母也。”这表明“妈”字既有指代母亲的意思,也用以称呼年纪较大的女性。

然而,直至金元时代之前,“妈”并不是称呼母亲的主要用词。从金元时代开始,特别是在元曲杂剧中,“妈”和“妈妈”这两个词汇突然频繁出现,这与当时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和融合有关。

关于“妈妈”的不同称呼,世界各地有多种表达,包括老妈、娘、母亲、妈咪(源自英语“Mummy”的粤语发音)或阿妈。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古代,子女对母亲的称呼通常是娘、阿娘或娘亲。此外,还有阿母、老妈子(粤语,北方话“老妈子”则指中年或老年女性)等称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子女对母亲的称呼也有所区别。幼儿和少儿时期,孩子们通常会用一些更亲昵的称呼,如“妈妈”。到了青年阶段,称呼则可能简化为“妈”。而像妈咪、娘、阿妈等称呼,则在各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中都有使用。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