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典故出自唐代大诗人

2025-02-17 19:30:4211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唐代诗人贾岛,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字句的极致追求,流传下了“推敲”的典故。这个故事源于他的一次赴京应试途中,骑驴吟诗时对“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句的斟酌。贾岛深感“推”字可能与月夜静谧的意境不符,于是改为“僧敲”,反复推敲,甚至在韩愈这位当朝大文豪经过时,仍未意识到礼节,陷入深思。韩愈不仅没有责怪,反而赞赏贾岛的创作态度,两人因此结为朋友,共同探讨诗文之道。

“推敲”一词,正是源于贾岛对诗歌字句的精细打磨,它后来成为形容人们在写作或表达时,对词语和句式反复琢磨、力求精确的生动表达。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见于他的五律《题李凝幽居》,诗中展现了他注重细节的创作精神。这首诗的其余部分描绘了宁静的田园生活和诗人与友人的幽会,字字句句都充满了深意与意境。

贾岛的故事和他所倡导的“推敲”精神,至今仍影响着文学创作,成为追求文字精炼与意境深远的典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