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物流园区的国内外定义和要素是什么?
最佳答案
物流园区:国际视角与本土实践
物流园区的称呼在全球各地有所不同,如日本的物流团地和欧洲的货运村。在日本,物流团地自1965年起兴起,旨在解决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通过在郊区或交通要道附近设立集约化的运输、仓储等设施,吸引了大型物流中心聚集,极大地推动了产业整合和成本降低。
欧洲的货运村则是一个多功能区域,包括各种运输和物流活动,遵循自由竞争原则,拥有者和租赁者共同运作,设施齐全,支持多式联运。1992年的欧洲平台定义中,明确指出了货运村的六个关键要素,如业务活动范围、所有者与经营者、市场规则、基础设施、多样化运输方式和单一运营主体。
在中国,物流园区的首个例子是深圳平湖物流基地,它以综合集约性、独立专业性和公共公益为特点。在2006年的国家标准中,物流园区被定义为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强调规模、设施完备、进入企业标准、物流功能和服务以及明确的运营主体。
物流园区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如仓储和运输,还有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务服务和配套生活设施。进入园区的企业需符合明确的标准,并通过市场竞争决定去留。此外,物流园区的运营主体和投资主体划分清晰,避免政企不分,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的关系也需要明确。总的来说,物流园区是一种在特定区域规模集中的物流活动中心,提供综合服务,是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
扩展资料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