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于哪首诗??

2025-03-02 18:44:169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⑴ 村居:住在农村。

⑵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⑶ 醉:迷醉,陶醉。

⑷ 散学:放学。

⑸ 纸鸢: 鸢:老鹰。纸鸢:风筝。

【题解】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遇到的早春二月景象及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景。早春时节,草长莺飞,杨柳垂堤,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画面中有人、有景、有事,充满生活情趣,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与赞美。

【译文】

农历二月,村庄前后绿草萌芽生长,黄莺在空中飞翔,欢快地歌唱。杨柳垂下的长枝条,随风轻轻摇动,仿佛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中。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凝聚成烟雾般的景象,杨柳似乎也被这浓烈的景色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东风的助力,将风筝放上了蓝天。

【赏析】

《村居》展示了一幅自然与活动相结合的农村春景图。诗中描绘了自然风光与孩子们在村旁芳草地放风筝的画面,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景。阅读此诗,仿佛跟随诗人一同欣赏了乡村的美丽春景,体验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首句描写时间与自然景象。早春二月,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黄莺在空中翱翔,欢快地鸣唱。堤旁的杨柳,长条轻拂地面,似乎陶醉在春日的烟雾中。

次句聚焦人物活动。放学的孩子们归来得早,趁着东风的吹拂,忙碌地放起了风筝。诗中巧妙地融入了“儿童”、“东风”和“纸鸢”,为美丽的春光增添了生机与希望。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