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难度系数

2025-03-04 22:13:5693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考试难度系数的概念:

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数据,与难度(用P表示)不同,数值上等于1-P。难度系数越大,题目得分率越高,难度也就越小。难度系数越小,得分率越低,难度也就越大。难度系数可以理解成“容易度”。

考试难度系数的计算:

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即考生在一个试题或一份试卷中的得分程度。如满分150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08分,则难度系数为108/150=0.72。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L=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数。

难度系数计算公式

考试难度系数的作用:

1、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3、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正偏态分布为前提,有时正偏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试难度系数的分类:

1、预估试题难度系数:考试前通过对目标对象的了解进行试题难度系数的预测,该值一般与真实的难度系数不等。

2、实际试题难度系数:考试后通过实际情况计算出相应的难度系数,计算方法如下:(1)P=1-x/w

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2)P=x/w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考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