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关于采样的一些理解
最佳答案
连续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核心过程称为采样。采样实质上是一种数据压缩,它将原本需用无限多点表示的模拟信号信息,压缩为有限个点表示,以方便传输和利用计算机处理。采样率对应于频域图中的频率轴,其值越高表示频率轴越长,能表示更高的频率分量。采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无失真地恢复信号,这是采样的不可逆过程,无法恢复出与原始模拟信号完全一致的信号,因为存在多个模拟信号的采样序列相同。理解这一过程需从傅里叶变换的角度出发,带限信号的频谱无限延展,缩短频率轴会导致高频分量分辨不清。
推导分析部分如下:
假设存在一个模拟信号,我们能通过信号绘出时域和频域图。信号在1秒内有2个周期(频率2,周期0.5)。信号频域图上显示出两个对称的谱线。
接下来,将连续信号离散化。这里介绍的是周期采样,采样序列的形成可通过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公式]
式中,[公式]表示采样周期。
采样过程数学上的推导分为两步,首先是模拟信号通过冲击串调制器得到信号[公式]。第二步是将[公式]转换成采样序列[公式]。第一步的推导如下:
首先,周期冲激串公式为[公式]。模拟信号[公式]经过冲击串调制器后,可以表示为公式(3)和(4)。公式(4)中的频率表示为模拟频率,未转换成离散频率以便推导。在公式(3)中,[公式]信号(对应图2中的图c)为模拟信号,将不在采样周期整数倍的值置为0,在时间轴上保持连续性,其时域推导图如图2所示。
图2表示公式(3)的时域推导图。图中图(a)为[公式]波形图,图(b)为[公式]波形图(图中线表示冲激函数),图(c)为[公式]波形图(仍然是模拟信号)。公式(3)的频域推导图如图3所示,信号在频域上进行周期延拓,判断信号采样是否能无失真恢复。
第二步的推导是将[公式]中幅度值不为零的值组成序列[公式],这个序列即为模拟函数[公式]的采样序列。在1秒信号中,通过20个点采样,采样率即为20Hz,信号在频域表示范围为[-10Hz, 10Hz]。
信号恢复和频谱混叠需注意。信号采样后考虑恢复原样,信号可用时域或频域表示,无失真恢复意味着频谱形状不变。使用低通滤波器可恢复原始信号,而采样率过低会导致频谱混叠,难以恢复原信号。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规定采样率需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如果采样率低于信号带宽的一半,则无法正确表示信号。降采样过程是频率轴的缩短,而升采样则是频率轴的拉长。
总结采样过程,我们得到周期性抽取模拟信号的序列。通过示例信号,推导了采样的原理及如何正确恢复信号。理解了频谱混叠的概念,以及为恢复信号处理采样定理。最后,结合信号频域轴与采样率,对采样原理进行了更全面的解释。
参考文献:《离散信号处理(第三版)》奥本海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