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得道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最佳答案
在古代,"得道"一词多用来形容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庄子·知北游》中提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这表明真正的"得道"并非外界赋予,而是通过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融合而获得。
随着时代的发展,"得道"的概念也逐渐演变,泛指知晓事理。郭沫若在《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中提到:“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那些拥有深刻见解和高尚品德的人。
在儒家思想中,“得道”意味着符合道义。《管子·法法》中有言:“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求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这表明,一个国家或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
佛教中,“得道”则是指通过修行戒、定、慧三学,从而发断惑证理之智,进而成佛的过程。《法华经·方便品》记载:“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南史·谢灵运传》中也有提及:“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这表明,修道之人需具备深厚的智慧和坚定的信仰。
道教中,“得道”被赋予了更为具体的含义。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即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从而可以成仙或长生。晋葛洪在《抱朴子·金丹》中写道:“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这说明,通过修炼,人们可以达到不同的境界,或成仙或长生。
此外,“得道”还意味着寻到道路。《韩非子·说林上》记载:“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在迷失方向时,可以向有经验的人或物寻求帮助,从而找到正确的道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