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F2A水牛式战斗机
最佳答案
F2A水牛式战斗机
F2A水牛式战斗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军装备的两种主力舰载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种实用的单翼可收放起落架舰载战斗机。
武器性能
中文名:F2A水牛式战斗机
机长:8.02米
机高:3.66米
起飞重量:3247千克
飞机简介
1937年12月,F2A首次试飞,在竞争中击败了格鲁曼的野猫式,被美国海军选中,但不久以后重新设计的野猫式后来居上,重获海军青睐,也获得了订单。说来奇怪,美国在几乎同一时间为他们的航空母舰选择了两家公司的产品,并且分别部署在不同的航空母舰上。
实际上,这除了给后勤和指挥制造麻烦外应该没有什么别的好处。F2A的外形极为丑陋,短粗的桶型机体上呆板地插着毫无变化的长方形平直机翼,翼根处没有任何过渡。法国著名飞机设计师达索说过一句名言:“性能优秀的飞机外观一定漂亮。”
水牛式就刚好可以为他的话做个反例,看了这种飞机的外形恐怕任何人都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笨拙。不过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前,F2A的名声可不差,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先进飞机。
著名的陈纳德在他的回忆录中就曾提到,当“飞虎队”刚组建起来正在缅甸训练的时候,队员对当时英军装备的F2A无比羡慕,看到自己将要驾驶老式P-40B去对抗日本人,无不灰心丧气。
后来陈纳德挑选一名优秀飞行员和英军驾驶员进行了比试,当美国飞行员亲眼看到P-40B居然能够围着F2A转圈的时候,才打破了对水牛式的迷信。
相关资料
战争开始后,战争实践胜过一切宣传。水牛的爬升力在日本飞机面前过于拙劣,空战损失极大。美军很快就放弃了它。
美军的水牛式的最后一战也是真正砸了饭碗的战斗是中途岛海战,当6月4日清晨108架日本飞机呼啸着冲向中途岛的时候,26架海军陆战队的水牛式在少量野猫式的配合下迎战敌机。
结局是很悲惨的,虽然一直勇敢地跟踪着日本机群的卡塔利娜巡逻机准确地在日本人头顶扔下了照明弹,但F2A甚至没能接近轰炸机就被36架零式包围。17架被当场击落,7架受伤,只有两架安全返航,“零”式无一损失,完全一面倒。
美国海军不得不承认,如果说F4F还能勉强与“零”式周旋的话,F2A就纯属废物无疑(其实两种飞机的速度、航程、升限、载重、自重等指标都相当接近,看来F2A主要是输在火力和灵活性上)。反正从那以后,F2A立刻退出现役。
发展历史
英国和荷兰也曾使用过F2A,驻远东的英国皇家空军的F2A参加了太平洋早期的战斗。不过皇家空军也很快发现,水牛式不但不是零式和奥斯卡式的对手,甚至老式的中岛97、三菱96都能收拾它。皇家空军的水牛很快损失殆尽。
值得一提的是芬兰空军装备的水牛式。当苏联悍然发动入侵芬兰的战争的时候,西方国家对芬兰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一批44架美军的F2A—1作为援助送给了芬兰(这是最早的生产型,一共造了54架,美军用了10架)。
当欧洲的战争正式爆发后,芬兰加入轴心国一方,这批水牛式就由芬兰空军驾驶与苏联空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F2A曾与伊-16、飓风、P-40、雅克、拉等多种战斗机交手,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一直使用到1944年,产生了多名王牌飞行员,这又是一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例子。
性能参数
改进型的F2A-2于1940年9月交付美国海军,时速达到520公里,强化装甲的F2A-3于1941年交付。F2A-3的部分数据:1941年首次飞行,装一台莱特R-1820-40型9缸星型气冷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
翼展10.67米,机长8.02米,机高3.66米,起飞重量324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17公里/小时(高度5030米),升限10210米,作战半径1553公里,装4挺机枪,可载弹100千克,乘员1人。
F2A各型一共生产了503架,其中340架用于出口。和“野猫”高达7905架的产量根本不能比,是竞争中可怜的失败者。
设计特点
结构:F2A是中单翼设计,机身呈圆桶状,结构为全金属半硬壳设计,只有控制面是以布面蒙皮构成。可伸缩起落架收起时是缩入机身两侧,位于机翼前方的位置。
动力:F2A使用一具莱特公司R-1820-22旋风气冷式发动机与一级机械增压器,输出马力从早期型950匹到F2A-2提升为1200匹(莱特公司R-1820-40气冷式星型9缸发动机)。
武装:F2A装有4挺0.50英口径空用机枪,另外可以在机翼下携带两枚100磅炸弹。
一般评价
F2A水牛式在试作阶段还算前卫,性能指标也算先进,但进入服役后由于美国海军在其上不断增加装备使重量节节攀升致使性能下降,不久后反被前次竞标案中手下败将的F4F野猫式以改良型卷土重来、并反超其上,因而失去了主力位置。
F2A水牛式在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服役的时间很短,数量也不多,特别是入役的F2A-2/3型因为超重外加气动外形在当时已彻底落伍,帐面性能数据还能与F4F-3/4等量齐观,实际的飞行性能却非常平庸,而且欠缺持续提升的空间。
加上实战中被极为抢眼的零式战斗机屡屡压制,特别是中途岛一役F4F尚能勉力撑住战局、F2A却几乎是一败涂地,而驻守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英军和驻守在印尼的荷兰军,他们的F2A在面对零式战斗机甚至火力薄弱的隼式战斗机时也同样几乎全军覆没。
迫使该机在此战役后撤出前线改作训练用途。因此盟军与日本双方的主流意见一般对这架飞机的评价不高,将其视为是太平洋战区空战生态食物链的底层角色。
相映成趣的是,芬兰曾经使用外销版水牛"B-239"与苏联空军作战。本来是换装较低马力之引擎、大幅减少配备的低档阳春版,但正因大幅减重使得极速以外的性能获得飞跃性的提升。
芬兰空军在对其施予最低限度的防护装甲与瞄准具后以该国人独特的驾驶天赋将B-239的格斗性能发挥至极限,同时对手苏联红军因经历斯大林对内大行整肃不久对该战线又仅派来二三线部队敷衍应付,因此创下不可思议的超高交换比。
芬兰驾驶们将该机称为空中明珠以表达对其赞赏之意。即使后来面临苏联红军新世代高性能战机的压力迫使芬兰空军将早已过时的B-239换装为德国供应的Me109G-2/G-6以玆对抗,许多王牌依然对B-239念念不忘。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