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建筑材料的组成是什么?每一种组成的定义和作用
最佳答案
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指的是在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这些材料可以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长期承受风吹、日晒、雨淋、磨损、腐蚀等,性能会逐渐变化,因此,建筑材料的合理选用至关重要,首先应当安全、经久耐用。建筑材料用量很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通常建材费用占工程总造价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考虑技术性能时,必须兼顾经济性。
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建筑材料分类,如万里长城,所用建筑材料包括土、石、木料、砖、石灰。关外有关、城外有城,其材料运输量之浩大、工程之艰举世罕见。河北赵州石桥建于1300多年前,建造该桥的石材为青白色石灰岩。比意大利人建石拱桥晚400多年,但在主拱肋与桥面间设计“敞肩拱”,比外国早了1200多年。
建筑材料分类,按照化学组成、使用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材料是保证土木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构成土木工程建(构)筑物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其质量基础。在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中,与材料有关的费用占50%以上。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管理,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大。例如广东某跨海桥,其桥面原来使用的钢纤维混凝土,使用一年以后出现了许多裂纹,后来要铲去重新铺沥青混凝土,从而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
材料对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起了一个促进作用。例如钢材及水泥的大量应用和性能改进,取代了过去的砖、石、土木,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已占领了土木工程结构材料的主导地位。现代玻璃、陶瓷、塑料、涂料等新型材料的大量应用,又把许多建筑物装扮得绚丽多彩。
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如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中“GB”为国家标准的代号,“175”为标准编号,“1999”为标准颁布年代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该标准的技术(产品)名称,上述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任何技术(产品)不得低于此标准。此外,以“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它表示也可以执行其他标准,是非强制性的。
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包括轻质、高强、发展多功能材料、廉价、低耗能、由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及制品发展、扩大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用工农业废料、废渣等代替自然资源为原料、向环保方向发展、发展更多花色品种的装饰材料。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