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析汉语词性?

2025-03-15 05:49:068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1)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例如:

同义:休息、计算、制造、声音、根本、周全、完整、喜欢

类义:江山、眉目、岁月、领袖、心肠、血汗、骨肉、细软

反义:动静、来往、早晚、开关、教学、始终、横竖、买卖

偏义:忘记、师傅、窗户、睡觉、国家、质量、糟柏、人马

同义: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反义和类义:两个词根结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偏义: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2)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一般说来,偏正型的中心语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例如:

1)名素为中心成分

名+名:草帽、马路、火车、手表、桥墩、蜂房

形+名:白酒、黑板、新房、香肠、平台、红旗

动+名:开水、试卷、摇篮、考场、住宅、走狗

2)动素为中心成分

名+动:席卷、瓦解、响应、囊括、龟缩、鱼贯

形+动:重视、冷淡、轻信、热爱、小看、速记

副+动:胡闹、暂停、再生、顿悟、稍息、漫谈

3)形素为中心成分

名+形:火红、雪白、碧绿、肤浅、漆黑、橘黄

形+形:鲜红、浅黄、深蓝、嫩绿、蔚蓝、微妙

动+形:透明、飞快、镇静、滚圆、喷香、通红

(3)补充型 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例如:

动+动:看见、打倒、放开、扩展、推翻、展开

动+形:改善、纠正、证明、冻僵、降低、说明

名+量:函件、竹竿、土方、钟点、枪支、房间

名+名:雪花、心扉、熊猫、月球、耳朵、脑海

名+名补充型(“名+名”的补充式,有的书上称之为后偏式,以后素修饰前素,当然也可以,不过这样偏正型的范围要扩大)与名+名偏正型的区别在于语义重心在前还是在后;是后补充前,还是前修饰后。比如:“雪花”是像花似的雪,同“雪景(有雪的风景)”内部语义关系不同。“花朵”是“朵”(指植物花苞的形状)补充“花”,与“花瓣”的关系也不同。再比如,“熊猫”和“猫熊”所指相同,但前者是补充型,后者是偏正型。

(4)动宾型 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又叫支配式。例如:

动+名:关心、留意、效力、用功、投机

动+形:举重、吃香、讲和、入迷、失明

动+动:效劳、取笑、怀疑、抱怨、催眠

动素后面出现的动素和形素,大都是指称化的“事”、“物”、“现象”、“情况”等。

(5)主谓型 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又叫陈述式。例如:

名+动:海啸、地震、人为、兵变、事变、胃下垂、脑震荡

名+形:性急、手软、眼红、肉麻、心虚、头疼、月亮、胆怯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