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应该以员工为中心吗?

2025-03-18 14:48:588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职工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从而推动构建和谐企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武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职工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武钢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职工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武钢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用先进思想、优秀文化以及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活动,活跃和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从而不断推进构建和谐企业的进程,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武钢职工文化建设在创新中发展,“让职工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理念已经成为武钢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武钢职工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职工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职工文化理念和品牌。

——职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武钢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一大批布局合理、深受职工欢迎的场馆和设施投入使用。近些年先后兴建、改造了钢都文化活动中心、钢都阅览中心、白玉山文化活动中心、武钢体育馆、116街游泳池、工人剧院、职工议事厅等。目前,武钢拥有公司级职工文化宫、影剧院、体育馆、社区活动中心11个。矿山等单位都拥有自身的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

——四大传统文化活动打造出武钢“快乐文化”品牌。武钢坚持开展万名职工迎新长跑、“武钢之春”、“五一之歌”、“武钢之夏”四大传统系列文化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到各项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之中,形成了具有武钢特色的“快乐文化”品牌。每年的四大传统系列文化活动都从场面、内容、形式、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推陈出新,使活动声势大、节目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多彩。如近两年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欢乐家庭”、“快乐班组”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全公司数万名职工和家属参与,其活动持续时间之长、职工参与面之广、节目形式之多样、影响之深远都创群众文化活动之最。

——职工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武钢以《武钢文艺》为载体,反映武钢改革和发展中职工的现实生活,促进和繁荣了武钢文学创作。武钢文学院创办以来,共举办14期文学培训班,先后有30多人加入省、市作家协会,累计出版了《太阳梦》等40多部文学专著。武钢文学爱好者每年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随笔等作品近200篇。近两年,还创建了《武钢文艺》电子版,并与“武钢在线”联手开设了“武钢文学论坛”,更加贴近时代、贴近职工、贴近生活。武钢文学创作的繁荣,成为全国企业文学界的一面旗帜,被舆论界称为“武钢文学现象”。

——文工团扩大了武钢职工文化的美誉度。武钢文工团作为企业专业文艺团体,这些年始终把劳模的感人事迹、科研人员的探索精神、广大职工的首创精神,通过舞蹈、歌曲、小品、短剧等艺术形式,坚持每年为职工群众演出70场,把文艺精品节目送到工厂、矿山一线,送到社区职工群众家门前。文工团创作和演绎的《黄河颂》、《钢铁的情怀》等众多艺术精品在全国、省市各类展演中频频获奖,为武钢赢得了殊荣。同时,还积极开拓文化演出市场,积极探索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出访美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近两年创作并向市场推出的大型舞剧《呀吙咿嗬》,其知名度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武钢先后在职工生活区投资安装了50多套健身器材,设立了众多健身活动点,方便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职工兴趣爱好成立的球类、棋类、武术等10个公司级单项职工体育协会每年组织各类体育比赛活动百余场,参与职工万余人次;200多个厂矿级职工兴趣协会,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和双休日组织开展职工乐于参与的活动。每年一届的职工乒乓球和羽毛球赛、棋类和游泳比赛,两年一届的职工足球、篮球“双杯”比赛,都吸引了大量职工参加。特别是每4年一届的武钢职工运动会,其规模、参与面一届超过一届。武钢还组团参加省、市运动会和全国冶金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产生了较好反响。

二、武钢职工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创新,“让职工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理念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添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武钢职工文化建设还立足于服务职工的自我发展能力,满足职工的自主创新需求,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运用职工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和谐武钢,奔向小康”的舆论环境。武钢坚持把培养选树一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的劳模队伍作为激励职工学赶先进、争作贡献的措施来抓,培养和选树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理念深入人心。还在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上开辟《钢城先锋》、《武钢人之歌》等专栏,宣传推广了具有武钢人精神风貌的各级劳模先进人物1000多人,学习劳模、 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在职工中已经形成。

——运用职工文化坚持开展形势任务责任教育,调动了广大职工促进武钢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近几年,武钢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广泛开展“讲形势、讲任务、讲目标、讲责任、讲贡献”活动,充分运用形势报告会、车体流动宣传、板报橱窗、报刊电视、广告牌、岗位格言征集等各种形式,在职工中先后开展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大讨论、“居危思危、危则思变、变中图强”等为主题的系列形势任务责任教育活动。还依托刊物《武钢工会》、《班组学习活页文选》和武钢工会网站等载体,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设了新的沟通桥梁,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作贡献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运用职工文化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加快了职工知识化进程。武钢广泛深入开展了职工自学成才活动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万名学习型职工、千项学习创新成果、百个学习型班组(团队)、十佳知识型职工标兵”计划,一大批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职工涌现出来,职工知识化进程不断加快。每两年举办一届职工技术运动会,通过全员参赛、全工种培训、全岗位练兵,在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上,产生了1014名技术状元、2364名技术能手。武钢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职工进行奖励,对合理化建议“金点子”提议人和一线工人先进操作法的创造者进行5000至5万元的奖励。武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和作法多次在全国、省市交流。

三、武钢职工文化建设的启示和深化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武钢工会近几年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每一天”的工作理念,即组织职工干好每一天,突出维权关爱每一天,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工会工作创新每一天。

“让职工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理念作为武钢工会“四个每一天”工作格局的重要内容,成为武钢职工文化的重要内涵。武钢的作法反映了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时代特色,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职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群体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陶冶职工情操、营造先进文化氛围、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提升职工精神文化素质。实践证明,将提升职工队伍的精神文化素质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就能更大限度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他们的智慧凝聚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建功立业上来。

二是职工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职工培训、职工技术运动会、职工自主管理、职工自学成才和“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加快培养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引导职工干在岗位、学在岗位、练在岗位、奉献在岗位、成才在岗位,推动职工队伍知识化、技能化进程。武钢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已经成为企业加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是职工文化建设必须不断求创新求突破。新时期企业职工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新要求,以创新求适应,以创新求发展,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探索和创造职工文化新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职工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四是职工文化建设必须实现普及与提高的有机结合。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不断扩大参与面,不断提高参与率,不断探索新领域,吸引更多的职工及家属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在全国及省市相关比赛中夺得好成绩。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

五是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能。职工文化组织和职工文化阵地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职工文化建设是职工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这对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我深感创新和发展企业职工文化,要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创新机制,“让职工和谐健康快乐每一天”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提高认识,完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要明确领导职责,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深刻意义。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党政工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的过程。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关系到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要加强组织领导,联系实际不断推进职工文化建设。要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

——科学管理,健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要建立职工文化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持续改进体系等日常工作评价运行机制,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媒体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还要总结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特别是要做好企业重组中的职工文化融合工作,如武钢在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过程做中要通过以共同的愿景凝聚职工、以共同的价值观激励职工,建立起职工文化建设的融合机制,将重组企业的前途命运和集团公司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做好职工文化阵地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内容

——以人为本,建立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只有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进而推动职工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要在职工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营造职工文化创新氛围,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载体。新形势下,武钢职工文化将不断深化四大传统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职工广泛参与,力争职工文体活动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加强协会建设和兴趣小组建设,推动职工文体活动向全员化、自主化、业余化、多元化、小型化、社区化方向发展;依托协会,加强职工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专业水平,努力打造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新的品牌;抓好文化阵地建设,针对职工要求正在筹建武钢体育中心,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创造条件。同时,将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大力推进“职工书屋”、“职工讲堂”、“职工论坛”、争创“工人先锋号”等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广大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切实分享到企业职工文化发展的成果。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