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皮筋》幼儿园教案

2025-03-24 16:20:14120 次浏览

最佳答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跳皮筋》幼儿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跳皮筋》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教师: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幼儿围成圆圈,单脚撑皮筋,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请一组幼儿示范。

 (3)跳皮筋比赛。

 4、现在我们要进行跳皮筋比赛了,看哪组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节奏,跳的又快又整齐。

  【活动反思】

 本课教学主要是学生自编的跳跃方法的跳皮筋,学会基本的双起双落动作,加强同伴间的合作。在练习前的准备活动中,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的跳,充分活动学生的各关节部位,避免因活动不充分,导致跳跃时扭伤踝关节等意外事故的发生。本课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时特别注意了学困生,尽量将不同素质的学生分布到各个小组,达到互帮互学的'教学效果。

 但在练习中,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同伴交流合作,表现出排斥同伴、强占练习次数、不架皮筋等不良行为,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细心做工作,多教育鼓励学生,更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共同进步,体验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

 跳皮筋是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活动,较为普及。经常参加跳皮筋游戏活动,不但能够提高跳跃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跳皮筋的方法很多,有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以及单脚跳、双脚跳。花式跳等。还可以自己创编一些跳跃方法来跳皮筋。

《跳皮筋》幼儿园教案2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民间体育游戏,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2。初步学习跳皮筋的基本动作,锻炼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学会等待和轮流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简单儿歌《跳皮筋多有趣》,看过跳皮筋的短片。

 2。物质准备:长短不一的皮筋若干、椅子、儿歌音乐。

  活动重点:

 指导幼儿初步学习跳皮筋的基本动作。

  活动难点:

 幼儿能跟着儿歌节奏在行进中跳皮筋。

  活动过程:

 1。队列练习:一队―大圆―十字―四小圆―四路纵队,要求幼儿按口令协调走。

 2。学习跳皮筋,掌握跳皮筋的基本动作技能。

 (1)学习简单的跳皮筋的方法:

 a。教师示范在长皮筋上跳的方法。

 b。幼儿分组和老师一起学习跳皮筋。

 c。幼儿分组练习在进行中跳皮筋。

 d。教师重点指导:跳皮筋时脚的跳动要踩上儿歌的节奏,腿随着脚的跳动有节奏地快速屈伸膝盖,保持身体的协调。

 3。竞赛游戏:“看谁跳得高”。

 4。放松游戏:“捕鱼”。

 附儿歌:

 跳皮筋多有趣 捕鱼

 小朋友,在一起, 小鱼小鱼真美丽,

 高高兴兴做游戏。 小河里面做游戏。

 一二三,一二三, 一条鱼,二条鱼,

 跳皮筋,多有趣。 三条鱼,四条鱼,

 跳到东,跳到西, 五条鱼……

 小朋友心里多欢喜。 我要捕到一条鱼。

  活动评价:

 幼儿对跳皮筋游戏很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大部分幼儿都能学会跳皮筋的基本方法,达到了目标要求。跳皮筋是一种民间体育活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在准备活动中,注意让幼儿熟悉简单儿歌《跳皮筋真有趣》,观看跳皮筋的短片,使幼儿对跳皮筋活动有初步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把动作分解成由易到难的顺序,由个人到集体,层层递进,解决了跳皮筋的难点。活动中加入了竞赛游戏“看谁跳得高”,使幼儿感受到了勇于挑战的成功感,同时锻炼了幼儿协同游戏的能力,体验到大家一起合作跳皮筋的乐趣。对活动的建议是日常户外体育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运用学过的儿歌,变换不同的节奏,自创玩法。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