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思南县花灯信息
最佳答案
思南县的土家花灯是一种富有民间特色的歌舞艺术,其内容多描绘当地土家族人民的生活,音乐轻快动听,动作优雅生动,展现了乌江流域的独特风情。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土家花灯在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的喜爱。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迁移到思南地区,这里的土家文化以能歌善舞著称,如茅古斯、摆手舞等,而思南土家花灯却鲜为人知,它主要通过祭祀、唱歌和传说中的说唱形式流传。
思南土家花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尤为盛行。清朝末期,受到外来戏剧文化影响,演变为高台戏,这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清光绪年间,罗芳林等人将土家矮台戏搬上高台,正式命名了高台戏。花灯在思南各地如许家坝、文家店等地广为流传,且被认为是唐朝流传下来的茶灯和扇子灯的代表。
表演形式多样,最初是“二人转”,后来发展到三人甚至多人的组合,如“双凤朝阳”和“双狮戏球”。角色上,旦角(幺妹)男扮女装,丑角(干哥)则有独特的装束和舞蹈。新中国成立后,表演规模扩大,形式更加丰富。土家花灯的组织形式灵活,既有固定的队伍和排练场所,又有各自独特的节目和传统。
音乐方面,思南土家花灯曲调丰富,包括灯调、正调、杂调和小调,伴奏乐器有马锣、大锣等,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表演特点在于歌舞结合,舞蹈源于生活,音乐则从民间和山歌中汲取灵感,初步形成了戏剧艺术的雏形,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扩展资料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西倚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南靠泉都石阡,北顺乌江经沿河达重庆涪陵入长江。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黄金水道乌江纵贯南北,是黔东北联系湘、渝、川的水陆交通要塞。境内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