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一纸《货权转移证明》就能主张货权吗?
最佳答案
在大宗现货交易中,货物体积庞大,运费高昂,现实交付成本巨大。因此,指示交付成为常见选择,卖方将货物交由保管人实际占有,通过转让对保管人的返还请求权来代替实际交付。这种做法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然而,《货权转移证明》是否能作为合法取得货权的凭证呢?
《货权转移证明》能否被法律认可?法院的裁判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相关关键字,发现因《货权转移证明》引发的法律纠纷并不少见。但根据我国法律体系,并未有明确规定何为《货权转移证明》。因此,此证明在发生货权纠纷时往往得不到法院的认可。
案例显示,《货权转移证明》在法律认定上存在欠缺。在(2024)鲁民终2192号案件中,法院明确指出,《货权转移证明》未能作为货权的合法凭证。在另一案例中,某集团公司与卖方签订《货物转让通知》、《货物提货权转移通知书》进行焦炭购销,约定在港口仓库交付,支付定金后需在收到《货权转移证明》后支付剩余款项。然而,当该公司前往仓库提货时,发现无法提取货物,于是提起诉讼。法院认为,公司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已取得货物所有权。
此外,《货权转移证明》存在伪造风险。在最高法(2024)最高法民申6702号裁判中,关键证据《货权转移证明》上的公章被认定为伪造,导致卖方没有履行交货义务。这说明仅凭《货权转移证明》存在巨大法律风险。
取得货权的关键在于完整的法律逻辑和技术手段的结合。动产物权变动生效要件是交付,动产物权的公示手段是占有。货物权属需通过证据证明。取得货权的关键环节包括控货管理、登记公示和证据管理。控货管理需借助物联网、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实现货物的感知、识别、定位和监控,或使用电子货权公示牌加强现场管理。登记公示在第三方平台进行,以劝退善意第三人,实现排他性要求。同时,证据需通过技术手段记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行为,并存证于国家级区块链,以保障数据安全。因此,不能仅依靠《货权转移证明》保障货权安全,而应进行全面、专业的货权管理。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