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文章结构

2025-07-09 11:29:27101 次浏览

最佳答案

【结构分析】

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首句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用一连串的比喻进行论证,最后说明人要广博地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先从正面阐述学习的显著效果,接着阐述良好效果的取得是因为凭借外界条件,最后推论人需要通过学习来改造、提高自己。

第三段,说明学习应持的态度。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 着重说明知识需要积累;第二层 着重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第三层 着重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三层意思层层深入,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所选的这三段融为一体,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能体现原著精神。

【知识点总结】

一:虚词

《劝学》节选一文中涉及主要文言虚词11个分别是而、于、之、则、乎、者、所、也、以、其、矣、焉。

二、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日时间名词作状语每天。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上向上在地面上下向下在地下。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用如使动使„„快

三、一词多义

1.一 骐骥一跃 数词1

用心一也 形容词,专一

2.生 君子生非异也 名词 通性,天赋、资质

蛟龙生焉 动词 生长

四、通假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通糅,使„„弯曲。

2.虽有槁暴 有,通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

五、古今异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词义范围缩小,指人格高尚的人。 博学:指广泛地学习。今指学问广博精深。 参:检验,今无此义。

2.金就砺则利 金:金属。引申为金属制的兵器;今无此义。

3.蚓无爪牙之利 爪牙:指爪和牙,后引申为帮手;今比喻坏人的党羽。

4.蟹六跪而二螯 跪:脚或腿,今词义范围缩小,仅指下跪这一动作。

5.用心一也 用心:因为心„„;今指读书用功或者做事情肯动脑筋

六、固定格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

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于蓝”放在动词“取”的后面,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于”相当于从而青于蓝 介词结构“于水”放在形容词“青”的后面,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结构“于蓝”放在形容词“寒”的后面,表示比较“于”相当于比。

2.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之”是定于前置的标“之”字之前是中心语之后是定语。

3.判断句 1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直接表示判断。 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2用“„„者”表示判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用“非”表示判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用“„„也”表示判断。 善假于物也 用心一也 用心躁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