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关于成功的例子素材3个
最佳答案
**关于成功的例子素材篇1:诺德**
爱米·诺德,一位在逆境中成长的数学家,她的成功故事令人敬佩。诺德出生于一个犹太籍数学教授家庭,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面对性别和时代的偏见,她依然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并在微分不等式、环和理想子群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诺德的学术之路并不平坦。在学校被迫停止讲座,薪金被取消的困境中,她依然保持坦然心态,继续从事数学研究。她的热键圆磨爱数学教育事业,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尽管终生未婚,她培养出了许多像曾炯之这样的优秀学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诺德的孩子们”。
在纳粹阴影下的德国,诺德因犹太血统被驱赶,但她并未放弃,去了美国继续她的数学事业。在美国,她同样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有着她的“孩子们”。她的成就得到了认可,美国设立了以她命名的博士后奖学金。遗憾的是,她在美国工作不到两年,便因手术并发症去世,年仅53岁。
爱因斯坦在悼文中称赞她是“自妇女受高等教育以来最重要的富于创造性数学天才”。诺德的一生是对数学的无限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她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学者,尤其是女性学者,在科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关于成功的例子素材篇2:华罗庚**
华罗庚,一位从贫困中崛起的数学大师,他的成功故事鼓舞着无数有志青年。1910年,他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杂货店家庭。尽管家境贫寒,华罗庚却对数学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的老师王维克非常器重他,常常单独辅导他,这让他受益匪浅。
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完成初中教育后,因家贫无力继续学业,进入父亲的小杂货店帮忙。但他心中始终挂念着数学,通过自学和辅导,他在19岁时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数学论文。25岁,他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女数学博士。
华罗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他在清华数学系担任管理员,后来在熊庆来教授的推荐下,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回国后,他成为了西南联大的教授,并在40年代后期接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邀请,成为该校教授。
然而,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华罗庚放弃了美国的优越条件,返回祖国。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应当回去!”回国后,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并在填写户口簿时,坦诚地写上“初中毕业”四个字,体现了他谦逊、务实的品质。
华罗庚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他的故事证明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任何人都能成就非凡事业。他在1983年重游美国,接受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荣誉称号,这是美国科学院120年来第一次把这个荣誉称号授予一位中国科学家。
**关于成功的例子素材篇3:布鲁诺**
乔尔丹诺·布鲁诺,一位勇敢的思想家,他的名字永远活在历史中。1548年,他出生于意大利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布鲁诺在修道院接受了教育,并在16岁时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然而,他阅读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后,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宗教神学产生了怀疑。
布鲁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圣经》的观点引起了教廷的不满,他被迫离开家乡,流亡国外。在流亡期间,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写下了许多批判教会的书籍,宣传自然科学和新的宇宙观。
罗马教廷对布鲁诺的言行感到恐慌,将他诱骗回国并逮捕。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被判处火刑。即使在极端的痛苦和折磨下,布鲁诺始终坚持真理,没有屈服于教廷的压力。
布鲁诺的牺牲并没有白费,随着科学的发展,他的思想得到了证实。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思想家,人们在布鲁诺殉难的鲜花广场上为他树立了一尊铜像。布鲁诺的故事激励着后来的学者和思想家,勇敢地追求真理,为科学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