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千字文》——“日月盈仄”之“仄”

2025-08-22 16:31:4564 次浏览

最佳答案

日月盈仄,化自《管子•白心》,“日极则仄,月满则亏”,指的是太阳到极时正午,然后开始西斜,强调倾斜不正。

字解仄的本义是动词,侧着身子歪着头,小心经过山崖间的石壁窄道。后来发展强调在倾斜不正。其字有多个版本,如“昃”,造字本义是动词,太阳西沉,夕辉斜照。昃的意思比较单一,就是指太阳西斜的状态。

中国古代诗文常用“平仄”观念,汉字单音节,古音中声调差别多。粤语曾达到九个声调。现代普通话中,四声分别为平、上、去、入。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仍是去声,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还保存着入声。北方大部分和西南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入声字变为不同声调。

平生分为音频和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统称为仄声。在普通话体系中,一声二声算平声,三声和四声算仄声。对联上联结尾用仄声,下联结束用平声。格律诗中,绝句和律诗(从唐开始,称为“近体诗”),单数句结束用仄声(首句可平声),双数句结束用平声。以《绝句》为例: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柳”“雪”为仄声,“天”“船”为平声,体现了古诗文中的平仄。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