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巫峡原文及翻译

2025-08-27 18:56:24118 次浏览

最佳答案

《巫山巫峡》的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往东流去,经过新崩滩。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凃所处。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

精魂为草,寔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长江继续向东流淌,经过巫峡。巫峡是当年杜宇王的时候让人凿开用来疏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记载,巫山位于巫山县城西南方向,可是现在巫山位于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当时郡县政府所在地有所迁移的缘故吧。长江经过巫峡继续向东流淌。

经过新崩滩时,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就崩塌过一次;到晋太元二年又发生了崩塌。当这座山发生崩塌的时候,江水倒流了百余里,水位也涌涨了数十丈高。现在滩上有很多形状奇特的石头:有的圆润如碗,有的方正如竹笥(古代盛食物的方形器物);还有很多石头的大小和形状都如前面所描述的一般。

这些石头都是由于山崖崩塌坠入江中而被流水冲刷而形成的,因此被称为新崩滩。而那些残存的断崖相比周围的群岭来说还是比较高峻的。在这下面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巫山,它不只存在于三峡之中,它还与岷山、峨眉山一同挺立,并肩为邻;大巫山的翅膀附带着周围众多的山峦,一并高耸入云,它们共同在霄汉之中争高低、决雌雄。

而神女也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她死后精魂化为草,这种草就是灵芝草。有关巫山之女的传说是这样的:一位神女居住在巫山,早上化作彩云飘散,晚上又变成雨珠洒落;早晨和晚上如此反复交替,因此人们又称之为朝云和暮雨。人们根据这个传说为神女修建了庙宇,称之为朝云庙。

从三峡七百里中来看,两岸都是连续不断的山峦,没有一点儿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石直入天空遮天蔽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等到夏天水涨淹没了山地,往上流的道路就被阻断了;有时候君王的命令急需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啊!

《巫山巫峡》运用的手法:

1、细腻的描绘手法:郦道元在文中运用了细腻的描绘手法,将巫山巫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生动地展现出来。他通过对山水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巫峡的壮美和神秘。例如,他描绘了巫山的峻峭和峡水的湍急,以及草木的茂盛和烟云的变幻。这些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巫峡之中,亲眼目睹了巫山的壮观景色。

2、引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郦道元在文中引用了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提到了巫山之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的传说,以及神农氏炎帝的子孙孟涂在巫山治理洪水的故事。这些故事传说为巫峡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篇文章更加具有历史感和文化价值。

3、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郦道元在文中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巫山巫峡的独特之处。他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对比,突出了巫山的峻峭和峡水的湍急;他也通过衬托的手法,将巫峡的美丽风光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巫山巫峡的美丽风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