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远和近》赏析

2025-10-10 18:06:07106 次浏览

最佳答案

顾城的《远和近》赏析

 顾城,中国近代朦胧诗派“唯灵浪漫主义”的诗人代表。他的新诗,旧体诗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那句经典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人无数的联想。

 还有一首特别有味道的抽象诗《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读起来,非常非常有味道,弥漫的朦胧的味道。你如果有兴趣,也跟我一起赏析一下。

 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并不总是一致的。现实距离很远,但心理距离却可能很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是此意。也可能现实距离很近,而心理距离却很远,所谓“咫尺天涯”大概就是指此而言了。这两种距离的不一致、互相矛盾,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前一种情况是由于情感的相亲近,好像使实际的空间距离也缩短了;而后一种情况则只能是在两颗心灵相隔膜、相排斥的条件下才能出现。

 顾城的这首小诗正是透过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的矛盾来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戒备,有一种孤独意识在。

 “你”和“我”该是熟人,或者是朋友、爱人,但是作者没有明确指出来。这种不确定的关系,使诗带上了朦胧意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你”和“我”起码不生疏,否则“我”也不会产生远与近的感慨。两人的现实距离是很近的,但是心理距离却很远。“云”在这首诗中有一定象征意义,可能象征着淳朴的自然。“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意思是你对那些自然物那么亲近,对人却很冷漠,使“我”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就暗示出二人之间在心灵上的隔膜。这种隔膜怎么产生的呢?诗人没有明确地写,好比只摆出谜面,而不亮出谜底,这也是造成诗意朦胧的因素之一,这才使这首诗具有耐人寻味的魅力。

 当然,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两人经过一段接触,发现各自的气质和脾性不投合,也可能是两人在追求的目的性上产生了分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首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十年浩劫以来,人们那种相互戒备、提防的心理状态。十年内乱给中国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人人自危、动辄得咎。儿子检举老子,妻子告发丈先,学生出卖老师,都是受到提倡的,所谓与牛鬼蛇神切割是也。这种状况,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以至在 *** 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仍心有余悸。这首诗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要打破这种相互排斥的心理状。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