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吾的运用文言文
最佳答案
1. 文言文中的我与吾用法区别,十万火急,到底什么时候用
原文: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363373739原三日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绝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客无从乎!”乃降公。
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
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2. 而 字在文言文中的应用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缉发光菏叱孤癸酞含喀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3. 文言文吾以无所畏惧的意思是什么
1.公输一、文章内容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拿去攻打宋国。2、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3、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
先生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希望依靠您去杀了他。”5、公输盘不悦。
公输盘不高兴了。6、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7、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按准则本来不杀人。”8、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
9、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10、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多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1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12、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
13、知而不争,不可谓忠。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
14、争而不得,不可谓强。据理力争而没有结果,不能说是尽力。
1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自己说)遵守道义,不杀少量人,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16、公输盘服。公输盘被说服了。
17、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18、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19、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先生墨子说:“(您)为什么不引见我去见楚王呢?”公输盘说:“好吧。”
20、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墨子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21、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22、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抛掉自己的好饭好菜,看见邻人有粗劣食物便想去偷。
23、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呢?”24、王曰:“必为有窃疾矣。”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有偷窃病了。”
25、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
26、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楚国有云梦泽,犀兕、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是天下最丰富的,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野兔、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
27、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
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28、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29、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说:“好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攻打宋国。”30、于是见公输盘。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3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先生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墙,把木札当做攻城器械。3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多次设置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都挡住了他。33、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34、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公输盘(办法)穷尽了,但他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对付你,(可是)我不说。”35、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用什么方法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36、楚王问其故。
楚王问他这是怎么回事。37、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我。38、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杀了我,宋国就没有谁能守卫抵御了,就可以攻下了。39、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来入侵了。40、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41、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二、文学常识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
声明:知趣百科所有作品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在页面底部查找“联系我们”的链接,并通过该渠道与我们取得联系以便进一步处理。